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理论前沿 > 深度原创 > 正文

秦志军:在落实永州“快反135”机制中实现冷水滩警务工作提质增效

DSC03486

作者永州市冷水滩区委书记 秦志军

冷水滩区是永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永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区域面积12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8万人,流动人员近6万人。相比市内其他县市区,冷水滩区社情、民情、案情、稳情、舆情更加复杂,治安管理难度更加艰巨,安保维稳任务更加繁重。

2020年,车丽华副市长主政永州公安后,坚持机制创新+科技应用创新,创新设计运行永州“快反135”机制,全面提升社会面整体防控效能。冷水滩区精准把握永州“快反135”机制建设的实践要求,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部署,立足永州首府之地、首善之区,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当年3月,成立由冷水滩公安分局局长任组长的永州“快反135”机制建设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推进冷水滩“快反135”机制建设工作。在不增加警力、不增加经费、不改变体制情况下,打出快速推进“快反135”机制建设“组合拳”,配合市局建成永州市政府、冷水滩区政府2个区防平台、17个巡防平台、515个群防平台,实现“三台”横向到边;做实做优分局指挥中台、派出所支台,联合市局指挥总台实现“三台”纵向到底。同时,组建2个农村片区应急处突中队,实现农村“15分钟快反圈”;组建空中快警队,装备无人机3架、配备飞手6名,打造“全时空、立体化、无缝隙”的快速反应机制,彻底实现“快速反应、多警联动、合成作战”的机制建设目标。“快反135”机制建成运行以来,冷水滩区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连续三年被评为湖南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区,经验做法也多次被主流媒体推介报道。

整合资源、构筑平台,实现以快制快

一是分类处置处警快。从2020年12月起,实行区防平台街面警情处置新机制,对警情进行分类处警,市、区2个区防平台负责故意杀人、抢劫、打架斗殴、跳楼、跳河、自杀等急重街面警情的先期处置,区防平台先期处置后,实行分类分流处理:刑事、治安案件移交辖区派出所,交通事故移交交警部门,不构成案件的纠纷类警情进行现场调解或移交“五老”调解工作室,既节约了警力资源,又提升了接处警效能。截至今年8月,区防平台共接处警5371起,城区派出所处警量同比下降16.7%,有效减轻了派出所接处警负担。

二是科技赋能出警快。建强“快反135”信息平台,报警人通过“快反135”微信小程序报警后,指挥中心能够及时准确获取其位置信息;巡防警力通过“快反135”APP可与指挥中心实现数据实时对接,第一时间将处警现场信息上传指挥中心进行信息比对,以便精准处置,实现以快制快。比如,今年8月,区防平台警力在某银行出警调解纠纷时,发现其中一名当事人面对警察神情紧张,遂通过“快反135”APP将其照片上传指挥中心,经人像比对,确认其为在逃嫌犯,民警当即将其抓获。

三是空网一体反应快。利用区防平台公安网、互联网、视频网“三网一体”和空中快警空地联勤巡防优势,充分发挥永州“快反135”机制在维稳处突、应急反恐、警情处置等方面的“桥头堡”和“冲锋队”作用。以2个区防平台为中心,辐射1个1分钟快反圈、2个3分钟快反圈、2个5分钟快反圈;在农村组建2个片区应急处突中队,整合公安民警、乡镇干部、农村辅警、村组干部等200余人,打造2个农村15分钟快反圈,覆盖辐射周边10个乡镇街道,实现15分钟内到达处置的目标。“快反135”机制运行以来,成功处置突发案事件39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91人,处警速度逐年攀升,2022年同比提升18.3%,2023年上半年同比提升19.7%。

多警融合、联勤联动,实现事半功倍

一是全网格覆盖强调度。市、区2个区防平台分别划分6个巡区和9个巡区,按照“有警处警、无警巡逻、动中备勤、快速反应”原则实行网格化巡防、动态接处警,指挥中心可通过对讲机“点对点”扁平指挥调度各组警力,并可从“永警通”后台对巡逻地点、轨迹进行督导检查。17个巡防平台以重点路口路段为中心屯警街面,落实动态处警、巡线控面工作,实现以点带面、机动辐射。

二是多警种融合强联动。整合交警、巡特警、反恐和派出所警力,实现警种融合、交叉授权、统一执法、巡防一体、巡处一体,形成工作合力。全面落实联勤联巡机制,日均出动300余警力开展巡逻防控,巡特警在高峰时段协助疏导交通,交警在平峰时段参与巡逻防控,有效破解街面警力不足、各自为战的老大难问题,实现交通管理全覆盖、治安防控无死角。2020年以来,巡防平台交警与巡特警、反恐警力在城区中小学校园联勤开展护学行动6万余次,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涉校警情同比下降69.8%。

三是常态化布防强震慑。巡特警与武警在永州火车站、零陵机场等重点场所常态化开展武装联勤巡防,有效提升暴恐、个人极端暴力等警情的应对处置能力。以永州火车站为例,实行多警融合、武装联勤巡防以来,常态化值班执勤力量从未低于18人,逢客流高峰、重要时间节点、重大活动期间,还另相应增加警力,永州火车站及周边治安秩序实现根本好转,拉客、非法营运载客、“黄牛党”等乱象得到彻底整治,旅客及附近居民的安全感得以大幅提升。

群防群治、邻里守望,实现共建共享

一是警保联动,破解警力不足警力有限,民力无穷。分局依托515个群防平台,整合小区保安、单位门卫、农村辅警、村社干部、义警等力量,加强教育、培训、管理,打造一支5400余人的群防群治队伍,有效破解警力不足难题。充分发挥全区4000余名保安治安防范作用,实现警保联动,派出所警力得到极大释放。近三年来,全区群防平台共协助处警3732起,排查整改安全风险隐患764个,调处矛盾纠纷1145起,提供情报线索530余条,在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工作中发挥了极大辅助作用。

二是警务前移,延伸公安触角。群防平台将保安、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等社会力量汇聚一起,配备警民融合数字对讲机,安装运行永州“快反135”APP,接受公安机关指令调度,及时反馈报告治安动态、情报线索等情况,缓解了公安机关安保维稳单打独斗的局面。群防平台执勤力量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处置警情,实现“警务+服务”前移,成为公安机关的“千里眼”和“好帮手”,最大限度延伸公安工作触角。近三年来,全区群防平台共协助公安机关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97人。

三是警民共建,提升服务效能。群防平台融合社会各方力量,成为综合性战斗实体和社会治安防控前沿阵地,不仅助力公安机关接处警“提速”,而且搭建起警民联系的“桥梁”,进一步密切了警民关系,拓展了服务群众的深度广度。派出所根据辖区单位、小区、学校等内部安全防范需要,有针对性地赋予群防平台先期处置、巡防、调处、维护秩序等职责,通过业务培训和指导,加强装备配备,实现附近群防平台之间相互支援、邻里守望。近三年来,全区群防平台共救助服务群众4100余人次,在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时效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实践证明,永州“快反135”机制的建设和运行,推动永州公安实现了汗水警务到智慧警务的转变,实现了公安机关警务工作的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下一步,冷水滩区将以本次研讨会为契机,认真听取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指导意见,不断优化完善“快反135”机制,着力推动公安工作现代化信息化,为维护永州市中心城区社会大局稳定、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