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担,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风雨、见世面,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以过硬本领展现作为、不辱使命。作为新时代基层选调生,怀揣构建乡村振兴伟大蓝图的梦想下到基层,遵循着“选之于党,调之于任,生而为民”的基本工作理念,应适时转变好角色,迅速融入角色、转变身份,脚踏实地接受“蹲苗”历炼。
守好乡村发展本色。保护和发展乡村社会和文化的特点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之一。乡村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因此需要我们迈开步子、走进院子、融入村子,多看多问多听多思多归纳,认真调研,仔细研究当地的经济特点、村风民俗、自然禀赋等,因地制宜,开辟新思维新路子,谋划更切合当地的发展模式,将农村现代化与乡土本色有机结合为目标方向开展工作。
笃行好学学思践悟。“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选调生离开象牙塔,从“大学生”到“村干部”,要加强学习意识,养成在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知识素养,不断提高服务全局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向书本学习,向基层干部学习,不仅要学习理论,也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褪去“书生气”,沾上“泥土味”,深入基层、下沉一线,用辩证的思维去研究基层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不仅要学习劳动的智慧、学习与群众的相处、基层的经验,更要向躬身实践学、向经验教训学。走出书本探真知,学干互促走好新时代基层“赶考”路。
当好群众的知心人。基层工作或许枯燥而单调,繁琐而琐碎,但我们要守得住清苦耐得住寂寞。面对语言不通、风俗不懂、水土不服等困难,身处异乡的选调生要有“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情怀。我们要融入基层,多和群众沟通,多做实事,才能知民忧,纾民困,把自己联系的村子当作自己的家,融入充实的基层生活,成为村子的一份子,村民就是我们的家人。我们要多走农家路、多进农家门、多坐农家炕,倾听乡音,了解群众所需、知晓群众所盼、解决群众所困,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村民的认可,与村民携手打造乡村振兴的蓝图。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大有可为。向下扎根,向上开花是我们选调生的生长方向,只要常怀为民之心,不坠凌云之志,终能看到属于自己的最美的青春面貌、最灿烂的事业风景。(作者:蔡宇杰,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碧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