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小面团”守护计划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材造士,为国之本,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希望。当下,部分年轻干部出现了一种“小油条”心态,他们经历层层选拔进入岗位,结果“油里油气”自认“八面玲珑”,“老气横秋”自诩“人间清醒”。青年怎成“小油条”,如何守护初入职场的“小面团”们扎根基层、健康成长,成为当下的重要课题。

组织“娘家人”要育好“生力军”。“小面团”往哪发展,组织培养关心必不可少。年轻干部初入职场,真正想当“油条”是少数,往往因为阅历有限,缺少引导,焦虑迷茫,导致成长带上“负能量”。各级组织部门作为干部“娘家人”,要聚焦“选育管用”全流程发力。既要“花式揉面”,让年轻干部在攻坚“吃劲”的岗位上练本事、长才干、显担当;又要“压好雏形”,“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进一步挖掘干事潜能;还要坚持“以实绩论英雄”,树立“要做官先做事、要提职先担当”用人导向,让“实干者”出圈,让“表演家”出局,探寻干部有为“最优解”。

纪检“吹哨人”要扣好“责任链”。没有大油锅,炸不出“小油条”。若是任由“油腻之风”盛行,势必会削减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导致“小面团”们走上“油”路,甚至落入违纪违法的“深渊”。纪检监察部门要做好“吹哨人”,大力营造宽严有序的干事创业氛围。一方面,要常念紧箍咒,对“小油条”苗头及时“吹哨”、“亮剑”纠偏,让为官避事、不敢担当的人“悬崖勒马”,让油头粉面、背离初心的人“混不下去”。另一方面,要织密防护网,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给实干者撑腰,打消“洗碗越多摔碗越多”的顾虑,让年轻干部放下“包袱”,轻松前行。

一线“追梦人”要走好“赶考路”。“小油条”未老先油,归根到底是思想出了问题,丢了干净清爽的底色。年轻干部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理应意气风发、清澈纯粹,然而“干完就行、过关就好”等“油腻”歪风却在不经意间吹向年轻干部。广大年轻干部必须正视警醒,时刻警惕,做到在思想上行动上纪律上“去油防污”,拒绝“油腻”。既要常思初心、站稳立场,不断强化政治学习,让大脑跳出“油锅”;又要事不避难、艰苦奋斗,主动到偏远乡镇、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中打磨历练,强筋壮骨;还要慎独慎微,严以律己,从“小事”“小节”上守起,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走好“赶考路”。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