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辽宁盘锦:让人才“蓄水池”蓄足发展源动力

近年来,盘锦市委组织部把人才工作作为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举措,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在人才“引、育、留、用”上下功夫,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全市人才工作呈现出创新发展、深入推进的良好势头,一支素质优良、梯次合理、作用突出的人才队伍正在加速集结,释放出磅礴力量。

优化体制机制,让“人才红利”加速释放

为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统筹协调,推动人才资源整体开发,盘锦市将人才工作重点任务或特色活动以项目化方式推进实施,组织各县区经济区和成员单位年初申报立项,市委人才办定期调度、年中评估、年底验收,并根据实际推动情况给予资金支持,确保了人才工作推进有抓手、发展见实效。

探索人才激励新机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加快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签署《盘锦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作协议》,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累计金额达10.9亿元。鑫诚集团落实以价值贡献为导向的分配政策,通过构建差异化薪酬分配机制,推行“岗级、职级工资”双轨体系,将薪酬分配逐步与市场接轨,在推动岗位贡献与薪资报酬对等一致上迈出了崭新一步。

促进人才供给结构性改革。市金融发展局在全省率先推行“金融顾问”工作制度,邀请银行、担保、证券、保险、基金、会计所、律师所等机构骨干力量,建立“金融顾问专家库”,首批金融顾问183人,为指导域内企业融资、优化全市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伴随式”金融咨询服务,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开辟了新的途径。

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7月,盘锦市建成盘锦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签约入驻中智、辽宁人才等18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形成招聘、培训、孵化、人力资源外包、咨询等多位一体的综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链条。

紧跟大局大势,推动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盘锦市印发《关于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通过深入推进“引贤下乡”工程、实施“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计划”、组建“专家服务团”等形式,多角度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实施意见》发布以来,探索确立了“村+民+企”三方共建的经济发展新模式,鑫业蔬菜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广会,全国农业“土专家”李继财、郭凯等典型“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引领农民致富的作用不断增强,一批批有头脑、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人才回乡创新创业,一些农村企业、农村合作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发展壮大。

盘锦市聚焦石化及精细化工、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碳材料、粮食生物科技等领域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实施“揭榜挂帅”科技攻关计划,发布“榜单”吸引高校院所、科研团队攻克“卡脖子”关键技术。同时,实施“带土移植”科技人才专项行动,吸引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来盘创新创业,有针对性地建强建优经济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全市实施“揭榜挂帅”“带土移植”项目40个,4个纳入省级项目库。2021年,以“聚焦ESG新常态,构筑绿色石化新未来”为主题,盘锦市举办高端海创人才绿色石化学术论坛,采取“以培(训)带引(才)、以培(训)带招(商)”引才新模式,促进人才交流、带动项目合作。

坚持整体推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盘锦市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人才工作,基础在培养,难点也在培养。盘锦市结合全市产业发展状况,积极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围绕全市重点行业开展职业院校和专业布局调整,同时,积极深化“双元制”人才培训工作,定向培训职业实践人才。2019年,全面推行“青年人才成长导师制”,形成以成长导师为主导、青年人才为主体、工作岗位为平台的人才培育新模式,200余名青年人才得到培养锻炼。立足产业升级和技术攻关,坚持“以赛促训”多种方式提升人才队伍素质,近年来,全市先后举办、承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烹饪及餐厅服务职业技能竞赛等比赛活动20余场次。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近年来,盘锦市认真把握人才流动新趋势、新特点,大力推动人才引进各项工作。设立动态编制,以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引进高端人才的承接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21人。招聘“双一流”党政后备力量,引进十余名博士硕士毕业生。探索建立“人才飞地”,中蓝电子“人才飞地”在苏州、台湾、东莞3地陆续启用,全市累计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4人。搭建载体助力企业引才,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碳材料分院、中蓝分院相继落地,帮助企业成功引进高端人才14名。

做优人才生态,“筑巢引凤”蓄积发展优势

良禽择木而栖,想要实现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首先要有一个好的人才环境。

盘锦市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频共振,积极搭建“双招双引”载体平台,连续多期举办“海外学子盘锦创业行”“双创盘锦精英荟”“看家乡变化、叙亲情友情、助盘锦发展”等“双招双引”活动,600余名专家学者先后考察盘锦,累计推动达成创新创业合作意向76项,落地项目22个。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组织科技企业加快与重点院校共建产学研创新联盟,几年来,清华大学研工部、化学系先后在盘锦市建立博士生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和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全市累计建成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双创孵化载体、企业技术研发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260个,为盘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近年来,以城之名礼遇人才,盘锦拿出很多实招硬招,对“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1:1配套补贴资金,启动“盘锦英才”评选活动扶持高层次人才,对引才贡献突出企业兑现奖励,对创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海外人才创业项目给予创业启动资金。盘锦市着眼解决科研院所发展堵点问题,成立“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专班”,着眼解决人才项目申报、配偶安置、子女就学等个性化困难问题,建立“一事一议”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真情实意到真招实策再到真金白银,盘锦爱才敬才的“速度”“温度”为各类人才树起安居良木。“让更多人才喜欢盘锦、向往盘锦、扎根盘锦”,盘锦以开放理念持续擦亮“盘聚人才,锦绣未来”招牌,让广大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让各路高贤聪明才智竞相涌流。(中共盘锦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