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湖南益阳创新交管治理模式

随着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重大战略的加速推进,农村地区迎来了道路交通大发展、交管要素大增长、人员货物大流通的战略机遇期,道路交通安全重心由城市向农村地区转移,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成为重中之重。今年7月以来,湖南省益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赫山大队面对农村地区人多地广、交通违法突出,警力严重不足的困境,与各乡镇齐抓共管,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区辖区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数较去年同期下降39.47%,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0916_3

图为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农村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启动仪式现场

益阳市赫山区交管治理创新的主要做法是:

乡镇主导抓推进,协同共治“开新篇”

益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赫山大队积极推动建立乡镇牵头、交警主责、部门配合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各乡镇书记、镇长亲自调度、精心组织,大队与乡镇共同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联合向社会发布整治通告。大队成立工作专班,切实加强组织统筹、协调保障、督导考核等,在人、财、物安排上尽最大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全力支持。整合交警、派出所、镇村干部及“两站两员”等资源,分成集中整治组、文明劝导组和宣传教育组,高效投入整治,形成工作合力。

多措并举动真格,农村交通“展新貌”

益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赫山大队结合前期实地调研情况认真研究,召开座谈会进一步细化优化工作方案,制定了集中整治十项措施,包括开展入户调查和敲门劝导、落实摩托车电动车严管措施、组织交通违法联合查处、实行交通违法通报机制、开展“警校”联动共治、开展送盔下乡以及送考下乡活动等,确保了整治行动多点发力,全面开花。大队主要领导每日上路针对行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灵活调整整治时间、警力部署和查处力度等针对性措施,当好“督导员”,确保工作长效常治。

宣传劝导广覆盖,提升意识“促新风”

益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赫山大队积极协调党委政府,发动村组(社区)干部、驻村辅警开展入户摸底、敲门宣传工作,对所有村组(社区)的车辆、驾驶人登记造册,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调查过程中对无牌无证、未年检未报废、未换证未审验等各类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宣传劝导,督促村(居)民及时消除隐患。同时以“两站两员”为依托,借助智慧乡村、网小格和村村响大喇叭等平台,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切实提高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打击警示同落实,震慑违法“显新意”

益阳公安交警支队赫山大队始终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理念,对各卡点重点围绕“一盔一带”进行查纠,并通过视频监控对重要时段、重点路口的“戴帽率”进行统计分析,为整治效果评估提供数据支持。整治期间,对查处的交通违法行为定期通报到各村组、社区,在公告栏公布的同时,通过村村响大喇叭和网小格曝光警示。加强与辖区学校的沟通,由学校制定相关考核、警示等制度,及时通报学生及其接送车辆上下学期间的交通违法至涉事学生班级家长群,取得了极大的震慑效果。

以点带面获成效,全面铺开“构新局”

益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赫山大队坚持“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自7月21日衡龙桥镇整治行动首站启动后,不到一周的时间便取得了良好的整治成效,社会各界反响良好,没有出现任何负面舆情。陆续有兰溪、泥江口、龙光桥、沧水铺、笔架山等乡镇主动联系对接,积极要求加入到集中整治行动中,强烈要求大队给予警力支持、宣传指导及上牌办证政策倾斜。目前大队已将整治行动逐步在上述乡镇全面铺开。自7月整治行动启动至8月底,赫山农村地区已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050起,劝导教育不戴安全头盔1079人,赠送摩托车头盔560顶,收缴非法伞具1587把,行政拘留29人,办理摩托车驾驶证501本。

(熊青桥 郭英)

[责任编辑: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