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霍州:用活红色资源 打造党员教育“精神粮仓”

红色资源是红色教育的生动教材,是红色文化的鲜活载体,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山西省霍州市地处临汾市的北大门,是全省建团建党最早的地方之一,其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资源,是霍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开展党员教育难能可贵的宝藏。近年来,霍州市认真贯彻落实《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省、临汾市部署要求,聚焦资源优势、作用发挥、标准规范三个重点,建好用活党员教育基地,切实提升了党员教育针对性、高效性和系统性,为强化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助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提供了坚强保障。

聚焦资源优势,示范引领,建好基地

深入挖掘霍州特有的红色资源和人文地理优势,分类打造多元化党员教育基地品牌。

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到洪灾重建后的冯南村考察调研时指出,“我一直牵挂着灾区群众,今天到山西第一站就来到这里,是要实地看一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现在的冯南垣村不仅成为了党员教育基地示范点,而且市里启动实施冯南垣片区建设,一体推进冯南垣村、周村、师庄村、老张湾村“一核一带三片区”联动发展。目前已建成初心讲堂、知青大院、初心小院、连心广场、乡村记忆馆、契约馆、戏楼、茶楼等,加紧推进年馍体验馆、书院、科技小院等项目建设,打造成集展览展示、研学参观、文化传承、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示范基地。累计接待各类参访企事业单位500余家、干部群众32万余人。

依托全国现存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州级衙署霍州署和明代霍州学正曹端“公生明、廉生威”的著名官箴,着力打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拒腐防变、守住底线,加快推进清廉霍州建设。依托长江支队纪念馆、南塔烈士陵园、七里峪三眼窑、石兰峰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着力打造红色党员教育基地。依托中共山西临时省委扩大会议旧址、中共七大代表张鉴故居、市党群服务中心等,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着力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点。全市临汾市级党员教育基地2处,县级党员教育基地4处,党史学习教育教学点50余处,为开展党员教育提供坚实阵地保障和硬件基础。

聚焦作用发挥,创新方式,用好基地

持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不定期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到基地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主题党日等党性教育活动,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奋力担当作为,始终践行党的宗旨、继承党的传统、发扬党的作风。各基地聚焦党的生日、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庆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教育活动2200余次、接待70万余人次。

不断丰富特色培训内容。坚持“一基地一特色”,深入挖掘历史人物事件,总结提炼思想精髓,精编了《追寻领袖足迹凝聚奋进力量》《用勤劳双手创建美好家园 用不懈奋斗创造美好生活》《弘扬廉政文化 常修为官之德》等现场教学经典案例10余堂,拍摄了《发展蓝图里的冯南垣》《人民的好医生——石兰峰》《生命不息放映不止》等电教片20余部,制作了《一封家书》《长江支队》等微党课50余部,生动诠释一代代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为基地发展注入新活力。

积极组织示范教育活动。市四大班子领导定期深入冯南垣村开展党性教育活动,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之路,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示范带动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党员教育基地开展教育活动。党员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干部教育培训、农村(社区)“领头雁”培训、新录入公务员任职培训、党务干部培训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首选之地和必选之地。

聚焦标准规范,健全机制,管好基地

从严日常管理机制。制定出台《霍州市2019—2023年党员教育培训实施办法》,明确党员教育基地建设任务,成立基地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压实日常管理责任,对作用发挥不明显、设施维护不及时、服务教育群众不到位的基地及时提醒、督促整改。

强化师资保障机制。在用好党校师资力量的同时,根据党员教育需求,采取基层党委推荐、评选认定等方式,结合“发现身边榜样”“党员进党校”“党课开讲啦”等活动开展,从机关单位、基层组织、离退休老干部、榜样先进、乡土人才等广泛征集基地讲师和讲解员,充实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

建立培训需求征集机制。根据需求,每年制定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灵活调整基地培训重点和方向,努力增强基地吸引力和感染力。2023年以来,全市各类党员教育基地共现场授课600余次,集中宣誓1600余场,接待参观学习27万余人次,切实增强了党员教育长效性,为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高质量开展提供了保障。

红色资源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创造的,感天动地、光照未来。霍州市将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文化传递好、把中国故事讲解好,砥砺前行路奋进再出发。(任晋轩)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