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三色”织牢治理网 “八员”共护大民生

——吉州区“一格八员、一网三色”助推市域治理现代化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年来,吉州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致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改革,探索创新“一格八员、一网三色”社会治理工作法,实现网格治理服务精细化、智能化、专业化。

搭建“网中有格、格中有员”工作体系,举红色之旗凝聚共治力量

党的领导是抓好基层治理的根本。吉州区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始终,整合利用资源,推动组织共建、村(社区)共治、资源共享、党员共管、服务共为,建立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是细化网格。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将全区设为一个总网格,把镇街、村(社区)和村小组(小区)作为基本单元,设一、二、三级网格,由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书记担任网格长,把人、事、地、物、组织等要素全部纳入网格管理,实施“1+1+N”管理服务模式。其中,“1”为党员干部、专职网格员,“+1”为楼栋长、单元长、“两代表一委员”、乡贤能人等辅助力量,“N”为20户左右居民住户、商铺网点等服务对象,推动各级网格实现精细化运作。

二是健全组织。做大做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1+N”党建综合体,镇街在不改变党组织隶属关系基础上,吸纳市、区共建单位、辖区单位、“两新”组织、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党组织,融入镇街“大党委”、村(社区)“大支部”。推行“支部建在网格上”,根据网格划分情况,以“各片区住户所有党员+小区物业公司党员”为主体,建立“红格子”党支部,以楼栋(村小组)为单位下设党小组,由骨干党员任党小组组长,构建起“镇街—村(社区)—村小组(小区)—楼栋”的党组织体系。

三是整合力量。统筹在职党员、乡贤、志愿服务、群众代表和社会保障、公交城建、农林水利、政法部门等八类专业部门资源和服务力量下沉网格末梢,共同参与村(社区)平安创建、文明城市创建、卫生城市创建等重点难点社会治理工作,实现“一网全融合”。其中,在职党员、乡贤代表人员(以“两代表一委员”为主)、志愿服务人员、群众代表人员(以物业、业委会、居民小组长为主)等四类人员作为网格辅助员,负责收集网格内问题、隐患、纠纷等信息,及时向网格员反馈;社会保障、公交城建、农林水利、政法部门等四类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作为网格对接员,“点对点”、扁平化对接和处理网格内问题、隐患和纠纷,并根据自身职责为网格内群众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组建“环环相扣、首尾相连”机制链条,亮绿色之灯助航联动治理

为破解群众诉求多元、部门职能交叉等治理困境,吉州区坚持从再造流程、再简环节、再提时效入手,建立“网格有事、八员共治”联动联处、快办快结机制,做到快速反应、平急转换、从容应对、高效处置,让群众随时找得到人。

一是大数据赋能,快速收集问题。深入实施“互联网+基层治理”行动,在原有区综治中心基础上,整合公安、法院、市监、城管、消防、交通、林业、社保等部门资源,打通信息壁垒,打造“一格八员、一网三色”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一处录入、系统自动关联,网格员通过移动设备将收集到的各类信息一键推送至平台。广泛吸纳非公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团组织以及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为特约网格员,协助收集社情民意。同时,开发吉州“码上办”小程序,群众可通过扫码“零距离”反映诉求,有力破解群众求助难、办事难。

二是点对点对接,快速处置问题。建立健全信息采集、综合研判、网上交办、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及时把群众反映的“问题清单”变成党员干部和网格员的“履职清单”。一般问题由网格员自办自结;需协调的问题,由网格员通过大数据平台“点对点”推送至职能部门“直通”办理;对权属不明、职能交叉、历史遗留等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启动部门会商解决。

三是全过程督办,快速办结问题。区综治中心对所有问题的办结情况进行跟踪问效,及时提醒督促各级网格长履行职责,精准研判全区基层社会治理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三亮一督”“网格评部门”“优秀网格员”等考评问责、激励表彰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构建“常态长效、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以蓝色之盾守护平安幸福

服务群众、造福群众,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吉州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好政法、城管、市监、生态环保等“蓝色”工作队伍,将信访维稳、就业保障、扶弱解困、政策宣传等工作融入“一格八员、一网三色”社会治理全过程,常态化开展“大打击、大整治、大防控、大化解、大服务、大宣传、大走访”七大行动,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做强常态化平安服务。深入推进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行“网格快警”模式,实现“重点部位守得住、大街小巷巡得紧、人员密集场所控得实、重大突发事件处得好”。坚持把优化法治营商环境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政法队伍常态化开展“入企连心”大走访,及时送上定制化清单化的“普法套餐”。

二是做细精准化调解服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共同参与的“三所共建”调处模式,搭建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讲法评理”调解网络平台,组建一批专业调解队伍,打造一批红色调解室,培养一批知名调解人,推广一批优秀调解品牌,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做实全科化便民服务。打破属地化办理限制,实施居民“服务类”事项以居住地为主,“权益类”事项以户籍地为主的新模式,完善提升帮办代办服务,打造“15分钟”服务圈,确保各类民生保障服务就近落实。聚焦群众投诉频发多发的小区物业管理难题,成立全省首个小区业主委员会协会,把“管理”变成“服务”。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畅通便民服务热线,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事情有人办、诉求有人听、纠纷有人调、困难有人帮。

本文作者为中共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委书记

责编:王 克/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