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云南蒙自市:实施暖“新”行动 引领新就业群体党建高质量发展

随着快递物流、外卖配送、网约出行等新业态经济蓬勃兴起,大量新就业群体涌现,成为新形势下基层党建的一道新课题。

为进一步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政治引领,云南省蒙自市着力开展“暖蜂驿站”提质扩面行动、暖“新”就业行动、暖“新”关爱行动、凝“新”铸魂宣讲行动、“新星”选树表彰行动等五大行动,积极探索新领域党建工作方法路径,激发“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实施“暖蜂驿站”提质扩面行动。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范围广、分散性高、灵活性大等特点,掌握新业态就业群体的从业人员数量、党员数量,结合工作区域实际,采取“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相结合方式,按照共建共享、便捷实用、出入方便原则,科学选址“暖蜂”驿站建设点,确保站点服务覆盖辖区内新就业群体。打造41个“暖蜂驿站”,拓展个性化服务功能,打造一批“暖新食堂”“暖新医站”等,为新兴就业群体提供全方位贴心服务。同时绘制“i蒙自”线上“暖蜂”服务地图,在电子地图上标注展示,方便快速查询。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工作生活需求,延伸党建服务功能。在“暖蜂驿站”内设置文化墙、阅读角、网上冲浪区等功能区提供就近服务、就便学习的专属空间;配备饮水机、微波炉、手机充电器等设施设备,提供公益服务、健康服务和法律服务等“专属福利”,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搭建“冷可取暖、夏可纳凉、累可歇脚、渴可饮水”的“暖心港湾”。

实施暖“新”就业行动。认真贯彻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组织新业态企业参加各级各类招聘会,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难、群体就业难等问题,进一步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就业向创业发展、创业向企业转变、企业向产业提升。打造3个暖“新”学院,采用“线上+线下”等授课模式,为新就业群体量身定制灵活多样的培训课程,精准帮扶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就业。打造新媒体矩阵,利用“蒙自人社”微信公众号、抖音、微信视频号、“蒙自就业”小程序等媒体平台常态化直播、短视频带岗。今年以来,共开展直播带岗4场,提供青年就业岗位1.2万余个。

实施暖“新”关爱行动。畅通诉求表达渠道,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线下”走访调研、阵地“微新愿”收集等形式,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双考核工作”,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询问需求、征求意见,汇集需求清单、“新愿”清单,联动多部门共同解决需求难题、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认领“微新愿”,不断优化新业态发展的营商环境,争做“圆梦使者”。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特别是困难群体,纳入重要节日慰问范围,发动各方资源帮助新业态群体清凉过夏、温暖过冬;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七点半”课堂为新就业群体子女提供课后托管、图书阅读、器乐培训、书法写作等特色延时服务,解决后顾之忧。在党群服务中心和暖蜂驿站等站点设置“共享药箱”,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需用药需求;经常性组织“党员医护工作队”,免费为新就业群体进行血压、血糖等基础检查和义诊活动,提供中医养身保健咨询和健康指导,注重做好女性劳动者健康服务工作。举办青年联谊活动,为新就业群体单身青年搭建交流平台,更好融入城市建设,安心扎根、踏实工作。

实施凝“新”铸魂宣讲行动。根据新就业群体流动大、人员广、“云工作”等特点,组织“蒙新星”宣讲队,以社区商圈、企业车间、工厂一线等为主阵地,以微信群、公众号等为云阵地,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安全出行倡议、反诈宣传等宣讲活动。推动从“新”中来,到“新”中去,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的进区入户、走街串巷的优势特长,引导新就业群体变成流动的宣讲“小喇叭”,参与基层治理的“小管家”。充分发挥快递小哥、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联通万家的职业优势,在送餐的同时发放“普法强击”宣传单3万余份,引导他们从城市的“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

实施“新星”选树表彰行动。每年举办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先锋司机(骑手)”“最美户外劳动者”评选,引导党员骑手、司机亮身份、做表率。组织开展“诚信经营示范户”“党员示范户”评选活动,倡导商圈经济诚信、依法、文明经营,以先进榜样的力量带动行业整体素质提升。采取“党建+公益活动”模式,结合行业特征和从业人员特点,组建“先锋志愿服务队”,每月一主题联合主题党日活动,进行反诈宣传、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评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先锋司机(骑手)”“最美户外劳动者”30名。

新就业群体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对象,也是社会治理的有生力量。下一步,蒙自市将紧盯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发展短板,积极探索、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全面提质增效。

(作者:莫祖轩,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