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突出党建引领,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路径、新模式,在各乡镇掀起“支部领办、党员带头、共同富裕”的创建热潮,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破茧成蝶”。
多点发力,点亮乡村振兴“指路明灯”。探索推行区、乡、村、组“四位一体”系统党建工作模式,积极构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高效协同、竞相争先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区级层面,乡村振兴“大比武”选树标杆带全局;在乡镇层面,“五面红旗”争创建,比学赶超赛业绩;在村级层面,群雁高飞“头雁”领,“比武争星”促发展;在村民小组层面,“五人小组”工作法,末端治理促和谐。11名乡镇党委书记躬身入局、狠抓落实,“挂帅”建成30个区级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示范点,形成了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的良好局面。
多元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百花齐放”。立足本地优势,积极探索以支部领办合作社、入股实体经济、综合服务创收、股份合作经营、土地集中流转、盘活集体资产、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致富带动等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围绕“基层党建、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五个方面内容,在11个乡镇(农场)开展“五面红旗”党委创建活动。通过打造“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立足村情,瞄准短板,致力于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旺三产,狼山镇光明村建成巴彦淖尔市万亩硬质小麦示范基地、新华镇新丰村产品加工“一畦春”韭菜花、双河镇掌上智慧农场农文旅发展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营造出“镇镇有特色、村村有产业”的发展局面,树立起“抓党建促振兴、扛红旗当先进”的风向标,实现了抓党建与促振兴同题共答,一体推进。目前,临河区151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
多措并举,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为激励党组织书记当好乡村振兴“领头雁”,临河区安排专项资金500万元,创新开展乡镇(农场)党委书记和村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按照“思路汇报+两次观摩联评+部门日常考核+区委擂台比武”的程序,日常考核占60%,擂台比武占40%,将比武情况与乡镇党建述职、年度考核、职级职务晋升、评先选优和干部任用等工作相挂钩。2022年1名乡镇党委书记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2021年4名比武业绩突出的村党支部书记被选拔为乡镇科级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党组织书记既有干头、更有奔头。通过全方位全过程的乡村振兴“大比武”,把“早干、实干、创新干、竞争干”的工作理念贯穿始终,用“关键一招”带动“关键少数”,做好富民强区的“大文章”。(临河区委组织部 李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