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积极探索新时代群众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创新建立“363”机制,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建立“县乡村”三级访调机构。在县里设立群众问题协调处理中心,各涉访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参与调处,开展部门、政府、县委“三个层面”协调办公。在乡镇设立群众问题调处办公室,乡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相关成员及乡村两级信访代理员参与调处,进一步充实调处人员力量。在乡村、社区设立群众问题服务站,选出828名乡贤参与群众问题调处,德治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完善“下沉式”六级访调模式。村、社区开展“三级访调”。一般性问题通过家事评理堂、村事说务会等方式实行一级访调;一级访调未达到效果,由村、社区书记,村级、社区信访代理员、辅警共同进行二级访调;二级访调未达到效果,由村、社区书记,驻村干部,村屯、社区信访代理员和网格员,派出所民警及司法所工作人员共同进行三级访调。全县下沉力量314人,调处问题352件次370人次,实现“小事不出村”。建立乡镇“二级访调”模式。对本乡镇重点访调事项,由副乡镇长召集相关所站进行一级访调;一级访调未达到效果的问题,由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进行二级访调。各乡镇召开专题信访会议84次,调处群众问题70件次85人次,实现“大事不出乡”。实行县“一级访调”模式。协调处理中心对重点疑难信访案件进行调处,对乡镇调处未达到效果、无法处理的访调事项全部受理,实行属地乡镇、属事部门、政法委、分管副县长、分管信访工作县领导“五责协同”机制,调处群众问题68件次103人次,实现缠访积案“难事不出县”。
创新“早快严”三项保障机制。建立信息预判机制。发挥乡镇、村、屯访调机构和信访代理员的功能作用,排查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10件次434人次,让群众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早发现”。发挥三级访调机构的职能作用,对重大疑难案件,组织职能部门协同办案,形成“快处理”机制,有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共116件次134人次,实现了信访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建立责任倒查“严问责”机制,对工作人员不履职尽责等导致矛盾上行的行为,严肃追责。
(作者:宋振龙,系齐齐哈尔市信访局综合调研科科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