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治理 > 正文

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创新运用自主学习平台 打造社区矫正工作“智慧样本”

近年来,柳行街道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社区矫正“标准化、规范化、智慧化”建设要求,大力推进社区矫正数字化建设,对社区矫正执法、监管、教育、帮扶全流程进行智慧化升级改造,有效提升社区矫正信息化核查工作水平,形成管理智能、管教便捷的社区矫正工作新局面。

“人力”变“智能”,人员管理更高效。一方面,强化基础信息管理。规范云矫务系统,引导辖区在册矫正人员每月通过证件自助办理日常报到,精准识别和验证社区矫正对象身份,避免出现脱管、漏管、虚假报到等情况。通过电子化信息系统,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可直接完成社区矫正信息录入、工作通知、事项办理、档案查询、定位监控、异常处理等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业务办理速度,构建起智能化监管工作新格局。另一方面,强化日常动态管理。采用定期走访和随机抽查等方式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动态,建立随机核查、微信共享定位及实时视频查验记录等机制,实现社区矫正人员“可查、可管、可控”,实现“向科技要人力,向科技要效率”的社区矫正信息化格局。目前,全街道34名在册社区矫正对象全部做到去向清、情况明、动态掌控,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桌上”变“掌上”,教育方式更便携。为适应信息化形势下矫正模式的变化,激发矫正对象主动参与矫正的热情,柳行街道与专业公司合作,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社区矫正管理和教育,将学习内容转化为数字化、可视化课件,进行在线学习,不仅实现了矫正的目的,又能使矫正对象获得学习的乐趣和自我成长的动力。同时,开发了“e矫通”社区矫正自助学习平台,矫正对象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上线学习,教育学习涵盖法律法规、社区矫正管理规定、行为规范、心理健康、社会发展形势等内容,学习结束后进行答题考核及学习心得汇报,解决了基层社区矫正教育资源缺乏、形式单一、集中线下教育不便等难题,实现矫正人员工作学习有机融合。

“共性”变“个性”,矫正力度更深入。认真贯彻实施“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工作要求,“一人一档”制定矫正对象矫正方案,不断完善“分类管理+集中教育+个别矫治”工作模式,增强教育矫正帮扶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引进专业矫正专家团队设计矫正课程,根据矫正对象的年龄、性格特征等设计个性化专属课程,将思想政治、法律常识、道德规范、传统文化等内容贯穿入矫、矫中、解矫全过程,帮助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责任编辑:李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