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湖南娄底:当好选贤任能的“伯乐” 锻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对着力建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作出具体部署。湖南省娄底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当好选贤任能的现代“伯乐”,进一步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培养机制,努力锻造一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以正确导向选准干部

娄底市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鲜明立起“不以岗位论高下、只凭业绩分优劣”的选人用人导向,切实发挥好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

划出底线红线。坚持组织选人,是党的组织人事工作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娄底市委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制定出台《市管干部调整配备具体原则》,从组织选人、规范领导干部用人权、开门用人、以事择人、严格选任程序等12个方面立明规矩、破潜规则,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市委常委会严起、从市委常委同志做起的坚定决心和强烈担当,清晰表明“官”不是跑出来、说出来、熬出来的个人举动,而是靠忠诚、靠能力、靠业绩综合选出来的组织行为。

前移政治关口。政治把关是选准干部的基础,是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过去,政治素质考察普遍存在“信息孤岛”“政治画像”趋同、考用结合不够等问题。娄底市聚焦“两个维护”,探索推行领导干部“政治健康码”制度,前移政治把关关口,把组织部门掌握的情况与各方面提供的信息贯通起来,从干部任职经历、参加培训、受到奖惩与处分、个人有关事项核查等干部成长轨迹中分析把握政治本质,从干部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信访维稳等中心任务的工作表现中检验政治能力,从上级评价、巡视巡察、审计反馈、年度考核等外部信息中印证干部政治素质,实行赋码管理,有针对性地提出“可用”“慎用”“不可用”的筛选意见,真正把那些政绩观端正、坚持真抓实干、做出突出业绩的优秀干部识别准、判别清、使用好。制度运行以来,共对100余名领导干部赋黄码或红码,有10人因红码被暂缓提拔和进一步使用。

坚持一线识别。斗争的焦点在哪里,干部在哪里斗争,组织就要跟进到哪里,考核的重点就在哪里。为了不断提升识干部、用干部的能力水平,娄底市委组织部制定《关于进一步精准发现识别优秀干部的原则意见》,推动组工干部力量下沉、作风转变,常态化开展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领导干部现实表现日常调研,深入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发展一线,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考察干部,通过领导干部“家家到、人人访、个个谈”,建立干部实绩清单和不足清单,把干部干了什么、干成了什么、群众认不认可搞清楚、弄明白。积极改进考核方式方法,既坚持用好谈心谈话、民主测评等传统手段,又大胆探索沉浸式蹲点、大数据分析等灵活方式,不断增强一线考核的区分度、精准度、识别度。坚持“奖优”与“罚劣”双向发力,在“多听、深谈、细察、甄别”中分类建立优秀干部名册,把考核成绩同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追责问责结合起来,让干得好的考得好、考得好的用得好。

以实训实战育强干部

娄底市大力实施新时代领导干部专业素质能力提升实训计划,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课堂学”与“事上练”相结合,对干部队伍专业化能力进行系统性重塑、全方位提升,推动全市上下心齐气顺、笃行不怠、争先创优。

理论学习强化思想淬炼。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党员干部教育的首课、主课、必修课,以及各级党组织“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的规定动作,分类分专题抓好常态化、全覆盖学习培训,带动全市上下及时领悟“新时代真理的味道”。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立足“建党先声”的特殊地位,以蔡和森、蔡畅党性教育基地为龙头,以红色革命旧址为支撑,加强理想信念和宗旨观念、党章和党规党纪、党史国史教育,推动各级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外请内赛提升专业素养。坚持问题导向,紧扣“材料谷”建设、“五好”园区建设、统计工作、财政体制改革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以及居民自建房安全管理等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由职能部门“出题报单”,市委组织部“接题排单”,确定重点培训任务,精准设计培训内容。对外邀请理论功底深厚、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和省直厅局领导干部为娄底发展“把脉问诊”找短板、查弱项,“对症下药”讲政策、教经验,让实训“上接天线”。对内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用好本地领导干部资源,推动市直单位一把手、县市区党政正职上台赛课,“让干过的人讲干过的事”,让实训“下接地气”。

异地求学拓宽视野格局。思想破冰,才能引领发展突围。为了把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先进经验、优良作风,传导到抓落实的关键岗位、关键少数,转化为推动娄底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市委与杭州、长沙等地达成干部跟学培养协议,一方面,每年择优选派年轻干部赴杭州等发达地区党校同班跟学,全面、准确、深入学好先进经验,持续培养有大格局的栋梁之才。一方面,从“材料谷”建设的重点领域选派领导干部和企业家赴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沉浸实训,精准学好相关领域先进经验,用国际化视野谋篇布局。

一线历练增长实战本领。干部只有接一接“烫手山芋”、当一当“热锅蚂蚁”,才能成为疾风劲草,练就烈火真金。娄底用好基层实践的大课堂,健全完善干部到基层磨砺、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工作链条,2022年以来,择优选派80余名市直单位年轻干部到信访维稳、反诈打跨、自建房整治等重点关注乡镇挂职墩苗,组织470余个市县机关2200余名干部深入基层破解难题,遴选6300余名干部助力4万户企业纾困增效,让干部在基层一线、项目一线、攻坚一线壮筋骨、长才干。

以宽严相济管好干部

这些年,娄底聚焦基层干部这个最辛苦的群体,打出职务职级晋升、及时性表扬表彰、关心保障安全健康、总结宣传先进典型等“组合拳”,有效强化战时激励、增强战斗意志,让干部感受到了组织“家”的温暖。

用心用情为担当者送温暖。出台《关于激励干部在基层和工作一线担当作为争先创优的具体措施》《市管干部职级晋升原则意见》,发挥好职务职级并行制度的正向激励作用,注重向基层一线和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表现优秀的干部倾斜,抓好提高乡镇补贴、带薪年休假等制度落实,组织开展看望慰问、休假疗养、心理健康干预和咨询等,加快解决问责追责泛化加码、为基层减负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用心用情为担当者挡风雨。“闯”“创”“干”难免会有失误、丢点票、得罪人,如果一味求全责备,干部的积极性就会遭到伤害。娄底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健全边界清晰、流程规范、容纠并举的容错纠错机制,结合动机态度、客观条件、程序方法、性质程度、后果影响等情况,对干部的失误错误进行综合分析,该容错的大胆容错,该澄清的及时澄清,让他们流汗不流泪、辛苦不心苦。

用心用情为担当者鼓士气。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娄底充分运用谈心谈话这一思想政治工作的传家宝,市委书记带头垂范、以身作则,定期分别找新提名、继续提名、不继续提名人选和党政正职面对面辅导、一对一讲解,直言不讳谈问题,情真意切讲方法。制定出台《关于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的十条规定》,发挥绩效考核的牵引性、撬动性作用,引导全市广大干部深入“作业面”、当好“施工员”、乐做“勤务员”,形成创造性抓落实的好氛围,2022年国务院真抓实干奖实现“破零”目标,省真抓实干奖比上年度增加12项,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和生态环境满意度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积极选树、大力表彰近年来在“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等方面奋力闯、大胆创、扎实干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奋发有为。

以能上能下用活干部

娄底充分调动干部这个战略资源,坚决落实“五个大力选拔、五个坚决不用”的具体要求,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让敢担当、善作为、勇争先蔚然成风。

立足长远大胆用。紧盯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打出一套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1+N”组合拳,“1”就是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16条具体措施,“N”就是双向交流任职、预审调控等配套制度,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搭建上挂下派和公开比选、遴选等成长平台。2022年,市委从市直机关、乡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择优比选了29名40岁以下年轻干部担任市直单位副职。

五湖四海统筹用。市委探索建立干部自荐和他荐机制,旗帜鲜明提出“把干部跑官与个人自荐区分开来、把打招呼说情与他人推荐区分开来”,敞开大门选贤任能,使优秀的干部及时纳入组织视野。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政府组成部门班子配备上,注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考虑有相关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的干部。比如,在政府组成部门随届提名,提拔有专业背景的同志担任教育、卫健部门正职,新提拔的教育、工信、司法、自规、文旅广体等部门的班子副职均与所学专业相匹配,选拔3名博士或副高职称专业人才担任市属医院副处级领导职务。

能上能下双向用。从严落实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在湖南省率先出台《关于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原则意见(试行)》,进一步细化下的情形、畅通下的渠道,分清、辨明、察准“假担当”“蛮担当”“瞎担当”“懒担当”等打着担当旗号胡乱作为的人和事,坚决做到及时纠正、严肃处理。去年以来,4名处级干部、20名科级干部因不作为、慢作为被免职、撤职、降级或停职,4名乡镇党委书记因工作实绩表现一般在提拔动议时被否决,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湖南省娄底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