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特色产业谋发展 集聚吕梁“镇”能量

专业镇具有集聚市场主体、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山西省把培育特色专业镇作为促进市场主体集聚和实体经济发展的抓手,延链、补链、强链,让更多市场主体立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吕梁市借助全省推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优选培育历史传承厚重、体现吕梁特色、市场知名度高、竞争优势突出的专业镇,以形成“1+7+N”(“1”即打造杏花村汾酒省级专业镇,“7”即首批7个市级专业镇,“N”即培育多个县级专业镇的多元发展格局)为目标,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集中资金、产能、人才、土地等各类要素资源,确保专业镇发展实现强势起步、快速发展。

深挖优势,转型升级锻长板

汾阳市从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专业镇后,立即出台《推进“杏花村汾酒”专业镇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锚定“打造十里酒城,建设世界酒都”战略定位,立足“以酒为基、以旅为纲、酒旅融合、多元发展”总体方向,实施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做足酒文章,让“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牌子亮起来;做好酒规划,让“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格局大起来;做实酒投入,让“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设施硬起来;做精酒产业,让“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业务红起来。

目前,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共培植白酒关联类企业485户,带动就业5万余人,创造产值400亿元以上,其中白酒产值201.5亿元,产量占到全国清香型白酒的1/5、全省的4/5。

立足转型,创新培育新动能

一排排白色储氢装置拔地而起,一辆辆氢能重卡在街道穿梭。大胆探索、砥砺前行,打造集制、储、运、加、用、研及装备制造为一体的现代化氢能产业体系——位于孝义市的鹏飞集团正呈现出氢能发展的新图景。

从“煤”城向“氢”城转变是孝义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煤焦大市,孝义市积极发力“煤”“氢”互动,氢能产业链不断补链延链优链强链,带动上下游联动发展,除工业副产制氢外,还瞄准了可再生能源制氢,利用本地光照、天然气等优势,实现水电解制氢、天然气制氢等协同发展。

同时,为加快氢能产业发展,推动氢能特色专业镇的高标准建设,孝义市还配套有氢能饮用水、氢能民用供电、氢能摩托车等基础设施,金融、环境、服务、政策等产业要素,形成氢能产业聚集的发展平台。目前正在研究出台《孝义市关于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了今后氢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及孝义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等。

高效聚群,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

交城硝基复合肥是吕梁市首批七大市级重点专业镇。依托丰富的煤炭和硝酸资源,在交城县夏家营镇工业园区内集聚了32户化肥企业,新型肥料产能达到300万吨,钙肥国内市场占有率七成以上,其中硝酸铵钙产品国内市场份额达到80%,在业内享有“钙都”的美誉。

文水县肉牛养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刘胡兰镇、南庄镇、南安镇超过80%的农户家里养殖肉牛。实施专业镇培育工作以来,文水县持续推进落地报检、出栏检疫、强制免疫、病死肉牛无害化处理、定点屠宰等科学化养殖举措,并高度整合现有的牛、猪、鸡养殖加工业和白酒制造业,逐步形成“种—养—加—饲—酿—有机肥”的循环产业。

中阳县成立专业镇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县专业镇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大力推行“木耳贷”、菌棒入保等政策,多形式提高种植户栽植技术,倾力打造“小木耳、大产业”木耳专业镇。现有主导企业2户,种植户182户;共栽植黑木耳4019万棒,产量395万斤,产值1.4亿元;从业人数350人,脱贫户144户,实现产业发展收益43.2万元。

交口县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产业结构由黑转绿。目前,已经形成制菌—栽培—分选—烘干—包装—冷藏—销售的“一条龙”产业格局,食用菌规模达3200万棒,年产值3亿元。产业覆盖所有乡镇、60%的行政村,直接带动65%的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万元以上。

兴县自2022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立足县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锚定发展目标,全力推动铝镁新材料专业镇做大做强做优。

杏花村汾酒、孝义氢能、交城硝基复合肥、兴县铝镁新材料……这些当地百姓耳熟能详的产品、产业,借助全省推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契机,正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吕梁,正在专业镇建设中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刘灿)

[责任编辑:韩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