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们用锄头挖出的场地,来自各行各业的队员,穿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的观众……作为一场群众“自创自导自演”的乡间体育盛事,“村超”带着浓浓烟火气强势出圈。村超之火,重点并非足球或篮球,也并非某一场赛事,而是人民对高质量生活的憧憬与期许,对全民健身的贯彻与推崇,对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以及对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实践与启示。
“燃”生活,文化沃土上“接上地气”。“无门票,无专业场地,无专业人员”,“村超”之所以在一众世界级专业比赛中出圈,关键在于“接上了地气”。没有四处竖立的商业广告,只有乡民自带的土特产;没有“高大上”的比赛场地,只有热情似火的群众为支持的队伍摇旗呐喊;没有“身家上亿”的专业球员,只有热爱体育的各行业人士。与其说“村超”是一场赛事,倒不如说是浸润本地文化多年的群众自发性的狂欢,同时不乏体育赛事独有的激情与狂热。相较于专业赛事,“村超”来源于群众,根植于群众,服务于群众,“人人参与,人人出力,人人享用”,是当地乡村文化底蕴的厚积薄发,也是淳朴、纯粹、多元的特色乡村文化的外在彰显。基于文化沃土及“我加入,我参与,我快乐”的热烈氛围而焕发的内生动力,有助于“聚群众之心,凝群众之力”,有助于创造机遇、拓宽渠道、振兴思想,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力和大智慧,为发掘乡土人才开辟一条“地气浓、意义深、续航久”的创新路径。
“燃”经济,文化软实力里“搭上快车”。“村超”独特的文化魅力,点燃当地群众对生活热情之火,外地人民对当地的向往之火,也点燃了本地经济发展的火种。“吸粉”无数,“村超”带来大批“流量”及“留量”,为当地旅游、餐饮、住宿、文创、农特产品等行业强势赋能。电商直播、摊点集市、文创周边……要培育“新老思想互通,传统现代兼容”的“村超”人才,使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互通互融,既体现了文化创新的积极探索,又为乡村振兴蓬勃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要结合本地特色,培育对商业契机“看得更准”,对市场规律“握得更牢”,对运营机制“设得更精”的乡村振兴人才,在当地形成“一村一品、一地一赛,一镇一业”,不盲目跟风、简单复制,让这一有文化底蕴、群众基础、竞技水平、传播力度的乡村体育盛宴源远流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金赛道”“常青树”。
“燃”精神,文化传承中“乘上风口”。“村超”火爆的意义,追根究底,在于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精神文明的追求。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的载体,“村超”是一方催生新生、多元业态的沃土,将进一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群众通过参与“村超”,对本地文化传统有更为深刻的体悟,以持久、深层的精神力量,将文化传承融入群众生活,不断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借势“人人皆为媒体人”的互联网时代,促进一批“互联网+”共享文化人才的成长,积极开发线上及线下特色文化产品,让当地乡村文化“乘上风口”,传出去、转起来,以文化星火燎精神平原。(杭州市临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