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党建创新 > 党建论坛 > 正文

【党建论坛】切实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质量

2022党建论坛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进而提出“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这一目标和要求,从而为新时代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新时代切实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质量,应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党的创新理论统一全党思想意志行动,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性;应正确分析和研判国内外局势和当前的时代特征,提高组织工作的时代性;应加强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组织工作的前瞻性。

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性

党的组织工作作为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根本遵循。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着眼现实,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并以此指导实践,解决我国发展不同阶段面临的重大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概言之,提高组织工作的科学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使党的组织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和党的建设的现实需要。

一是要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党的组织工作中,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工作,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待党的建设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二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党的科学理论是党的组织工作的根本遵循。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到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党的建设重点任务的全面部署,彰显了党和国家对党的组织工作理论建设的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以党和国家相关决策部署为遵循,在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质量的现实进程中,应始终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指导,并在实践中对理论进行发展和完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

提高组织工作的时代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的影响”。面对世界局势的深刻变化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党的组织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党的组织建设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路径;另一方面,这也为党的组织工作带来严峻考验。

以此为背景,应提升组织工作的时代性,提高组织工作质量,树立组织工作的超前眼光和战略思维。一是要创新组织工作的方式方法,积极利用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和平台推进组织工作的数字化改革,将数字技术和数字思维贯穿到组织工作的全过程,在提升组织工作效率的同时推进组织系统的高效协同和科学决策,实现组织工作的数字化转型。二是要树立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主动分析和研判不同历史阶段组织工作面临的时代问题和主要矛盾。要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创新工作方式,注重调查研究,既要着力解决党的组织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同时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要求。

提高组织工作的前瞻性

提高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的前瞻性,关键是培养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后备军,为党的建设以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出了部署,强调“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阐明了在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做好新时代党的组织工作的现实进程中干部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强化政治引领,加强对干部人才队伍的教育工作,帮助其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政治方向,鼓励其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其次,要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完善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导向。”要将制度建设贯穿到选人、育人、管人、用人全过程,健全人才选拔和考察机制以及干部培养体系,落实好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在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中提升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作者:李钰鑫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魏崇辉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2020年度上海学校德育理论研究课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融入法治建设的逻辑及其在高校的实现研究”(立项编号:2020-B-001)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