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与领导行为的理论指引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辩证思维

摘 要:辩证思维是中国人基于传统文化形成的应对环境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认知方法和思维模式,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和非常重视的一种哲学思想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环境下,辩证思维和辩证领导行为是企业家“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妥善处理和应对危机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家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变化与挑战,制定和调整相应的战略,完善和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关键词:辩证思维 辩证领导行为 企业家精神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企业家群体和企业家精神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我国企业家和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在产业变革、技术升级、国际关系等影响下发生重大变化。为应对新机遇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并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是危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要“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2020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1]。这些论述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维密切相关,为中国企业家在新发展阶段下的领导行为和领导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dialectical thinking)是人类思维发展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体与群体关于矛盾和变化的隐性理论和认知方式[2]。辩证思维核心内涵包括变化、矛盾和联系这三个基本原则。其中,变化原则认为现实世界并非一成不变的,在认识事物、分析问题时,应当选用动态的视角,根据事物变化的规律找到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矛盾原则承认矛盾的普遍性,肯定矛盾双方的相互对立关系,强调矛盾双方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联系原则阐明了现实世界中事物之间联系的普遍性,强调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其所处情境和其他事物而单独存在,在认识事物时,既要考虑事物本身,还要同时整体考虑事物所处的情境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辩证思维与中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融合了道家、儒家以及法家的认知方式并通过广为流传的成语(如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刚柔并济等),俗语(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寓言(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3][4][5]。这一关注变化、接受矛盾、注重联系的思维方式为企业高层领导者应对瞬息多变、矛盾复杂的环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灿若星辰,蕴含了丰富的理念与思想。其中,作为重要传统思维模式之一的辩证思维塑造了中国人区别于西方人的不同认知论和本体论。有关辩证思维的哲学思想最早可追溯于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当时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争不断,社会面临着严重的动荡和变革。在这样动荡的环境背景下,诸子百家根据不同的政治立场纷纷提出自己的哲学思想、政治理念和治理主张。其中以道家、法家和儒家对后世影响最大,流传最广。这三种哲学思想都包含了不同的辩证思维思想,对历史上以及现代治理活动中应对环境变化、处理各种矛盾、系统管理等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今天,我们所处的环境愈发动态和复杂,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中国经济“在脆弱的环境中重启新的增长”,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给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众多的不确定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每一个企业面对的压力都前所未有,应对危机的挑战也是困难重重。面对瞬息万变、矛盾复杂的经济环境,企业高层管理者更应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蕴含的辩证思维,“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克服重重困难和压力,乘风破浪,逆势飞扬,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辩证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根据时代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七种思维方式”,即综合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思考问题、解决问题[6],开拓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新境界,也为弘扬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提供了科学指引与根本遵循。其中,辩证思维是习近平总书记极为强调、高度注重运用的一种哲学科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时代意义。

辩证统一的发展理念

早在2005年,习近平同志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这一论断不仅是对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高度统一关系的生动概括,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应用[7]。该论断立足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得益彰、良性循环,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牢固树立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要学习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对企业发展而言,辩证思维要求企业家“抓两点”和“抓重点”相结合,通过矛盾分析把握市场经济趋势和发展规律,更好谋划企业发展方向。

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国发展面临的多个问题上都十分重视“底线思维”。在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上,总书记早在2013年7月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就明确指出:“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强调“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在国家安全上,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战略自信、战略耐心,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坚持原则性和策略性相统一,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安全战线要树立战略自信、坚定必胜信心,充分看到自身优势和有利条件。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金融风险上,习近平总书记认为,“维护金融安全,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强调“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长远卓越的战略眼光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家企业的根本性问题。2022年,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作出的各项战略部署,紧密联系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深刻认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这段论述充分体现出总书记对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变局不是一时一事、一域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要始终“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把党和人民事业放到历史长河和全球视野中来谋划”,要“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加强对中远期的战略谋划,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对于企业家而言,除了需要把握企业管理和企业发展的战略全局外,还要在战略关键的基础上,科学结合战略分析,善于进行战略决断,提出对企业有益的战略策略。

高屋建瓴的大局观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认为“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要求党员干部“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局观除站位高、眼光卓越外,还体现在思维的系统性上。早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就强调,“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指出“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要坚持整体推进,加强不同时期、不同方面改革配套和衔接,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在国家发展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作为新时代企业家,要在认识、服从、维护大局的基础上,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传统文化赋能企业家领导行为的新思路

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思想,王辉等人通过一系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发展出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又契合当前管理实践的辩证领导行为[8][9]。辩证领导行为是指企业高层管理者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环境中的变化和下属的差异,以全局观念领导企业的协调、运作和发展,以矛盾整合的方式调整企业战略和管理员工的领导行为[10]。辩证领导行为包含六个维度:适时调整、因人而异、权衡矛盾、恩威并施、注重协调、整体管理。

“适时调整”和“因人而异”两个维度与辩证思维的变化原则相关,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站在时代前沿观察思考问题”等思想的具体体现。“适时调整”是指企业家根据企业所处的境遇经常评估企业面临的机遇或威胁,对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前景等有清晰的认识,实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行动方针等行为。“因人而异”是指企业家会根据下属的年龄、性格、能力等特点和这些特点的变化调整自身的领导方式,对待下属的管理方式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做到任人唯贤、知人善用。

“权衡矛盾”和“恩威并施”两个维度与辩证思维的矛盾原则密切相关,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多有体现,如,“把谋事和谋势、谋当下和谋未来统一起来”,“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等等。“权衡矛盾”是指企业家在矛盾的企业目标、企业战略和企业发展方向等之间进行权衡,根据环境和形势的变化进行改进、调整或升级,以实现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上的动态平衡,如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时,会兼顾、平衡企业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确保企业稳定发展的同时推动变革、创新,推动企业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的同时拓展新的资源和能力。“恩威并施”是指企业家在管理员工时,采用看似矛盾、但又平衡的领导风格,如施恩与立威、授权与监督、奖励与惩罚、肯定与批评等。

“注重协调”和“整体管理”两个维度与辩证思维的联系原则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局性与大局观等问题,如,“坚持以全球思维谋篇布局”,“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等等。其中“注重协调”维度是指企业家认识到各分公司、各部门、各环节间人与人协同合作的重要性,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推动企业内各部门、环节间相互了解,不断优化企业各部门、环节间的衔接,制定企业战略时注重企业各部门间的配合,合力保障企业正常运营发展。“整体管理”是指企业家会从大局观的角度出台企业规章、制定企业战略。如在分配资金、人力等资源时考虑企业的整体布局,对各部门考核时会考虑企业的整体情况,企业家在做决策时会听取、考虑各部门的意见。研究表明,企业家及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辩证领导行为会促进企业形成柔性战略,进而促进企业的绩效和创新能力;对于创业企业,具有辩证领导行为的创始人更能够促使企业成功发展[11];在辩证型企业家和高管带领下,团队成员会有更高水平的绩效和工作满意度[12]。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下,中国企业家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和竞争下,其领导行为和管理实践既要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借鉴西方现代企业管理中领导行为的精华并将其本土化,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家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表现也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辩证思维和辩证领导行为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作为一种中国方案,基于辩证思维发展起来的辩证领导行为,能够帮助企业家解决在当前环境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企业家提供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特点的新思路、新视角,助力企业家更好地应对变化和不确定的环境,助推中国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为 王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王易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

注释

[1]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求是》,2021年第2期,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1/15/c_1126984966.htm。

[2]彭凯平、尼斯贝特:《文化,辩证法和矛盾推理》,《美国心理学家》,1999年第9期,第741—754页。

[3]侯玉波、朱滢:《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心理学报》,2002年第1期,第106—111页。

[4]王树人:《辩证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动态》,1997年第3期,第35—36页。

[5]郑万耕:《〈易传〉与〈老子〉的辩证思维》,《中国哲学史》,1993年第1期,第14—20页。

[6]赵玉洁:《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式》,《理论学习》,2017年第1期,第18—21页。

[7]洪向华:《从“千万工程”中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科学思维》,《光明日报》,2023年06月27日,06版。

[8][10]黄鸣鹏、王辉:《高层管理者的辩证领导行为:一项探索性研究》,《经济科学》,2017年第3期,第115—128页。

[9][11][12]王辉:《辩证领导行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领导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第50-75页,第180-197页,第137-156页。

责编:董惠敏/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