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人民论坛漫评 > 正文

人民论坛漫评 | 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

WechatIMG238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因此,要全面加强新时代生态文明教育,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理念和素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注重课程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环保素养。生态文明工作的前提是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意识和素养的认知、认同。课堂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因此要深入宣传绿色发展、低碳环保、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需深化与教育教学体系的融合。根据各学段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师要善于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各学科教育始终,尤其是地理学、生物学、化学等与生态文明有直接关联的学科,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学科教育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和复杂性的理解,帮助学生促进观念转变,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在大中小学课程建设中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生态文明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发挥实践育人作用,用好第二课堂阵地。健全校内外互为补充、有机联动的实践教育机制,加强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和生活实践的联系,使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借助小学生“双报到”志愿服务活动、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宿舍、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进社区、走进群众,让广大学生在主题鲜明的实践教育活动中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感受生态文明变迁、体验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低碳生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强化教师育人能力,争做学生的引路人。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只有教育者自身具备过硬的素养,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师益友。教师要善于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着力提高自身生态文明认知水平,探索出适合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策略。同时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不但要“言传”,更要“身教”,以自身的行为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启迪学生,积极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最为基础的条件,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石。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更大贡献。

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袁梦

图/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胡向

[责任编辑:宋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