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18日,2023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内容建设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本次论坛以“思想耀亮时代 文明引领征途”为主题,旨在强化网络空间思想引领,守正创新做好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以下是湖南大学专职辅导员、形势与政策课教师 孙鲁霞在“激扬青春 汇聚民族复兴奋进力量”圆桌对话环节的发言。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网信工作的使命任务,明确“十个坚持”重要原则,并对网信工作提出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网信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统筹推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并站在人类历史发展、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高度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擘画了宏伟蓝图。
鼓励青年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向上向善正能量,需抓住专业特点、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本文以建筑学与城乡规划学专业学生为例,谈谈如何发挥青年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管理优势、服务优势和教育优势,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建设、内容建设和空间建设。
抓住三个特点,汇聚向上向善力量
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应抓好两个环境建设,一是校园实地文化环境建设,二是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新时代大学生“几乎是无人不网,无日不网,无处不网”,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依然因网而生、因网而聚、因网而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青年大学生关、过不了思想关。抓住专业特点、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针对性开展网络文化建设工作,是思政教育破解网络关难题,深入青年大学生内心、把握思想开关的关键。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有课程任务重、作业耗时长等典型专业特点;学生在大一和大二年级有美术专业课,涉及素描速写、水彩马克笔和彩铅等等,具备较强的作图作画能力;在长时间的专业和学科学习中,学生呈现出埋头专业学习、时间紧张,思维跳跃性大、难于引领等特点。基于以上情况,可以通过原创图文漫画形式表达新时代大学生的态度与思想,漫画内容可以围绕学风建设、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关注社会热点、关注国家时事、关心学生发展,寓网络思政教育、价值引领于漫画作品中,逐步形成一种向上向善的浓厚校园网络文化氛围。
发挥三个优势,共绘网络文化建设同心圆
建设网络强国的时代号角已经吹响,既需要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构建人人共享的网络空间;也需要内容建设可管可控,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那么,如何打造可持续的风清气正的高校网络文化氛围?这项工作不容易,但再难也要做。
一是要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自我管理优势,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管理建设。例如,我们聚焦专业特点、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成立筑梦工作室。巧妙地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润物细无声地在网络空间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室由思政老师和专业课老师协同指导,自然吸纳学生几十名、甚至上百名。思政老师把握整体方向,专业课老师提供技术指导,具体创作内容、创作形式由学生头脑风暴形成,学生积极性高,很快在全校甚至是省级、国家级的网络文化建设中发出声音。青年大学生从网络的主体受众,转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建设者。二是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自我服务优势,优化高校网络文化内容建设。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工作室成员关心关注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给出贴心建议和方向性指导。例如:推出缓解学习压力篇主题漫画,绘制解答大学生活难题的大学生活元素主题漫画手册,策划引导正确消费的主题漫画等等。原创漫画主题紧密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自我服务优势。三是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自我教育优势,优化高校网络文化空间建设。如何更好地开展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学习教育?如何开展防诈骗教育?如何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大是大非,做出符合新时代大学生的实践行动?工作室成员用画笔给出他们的答案。手绘党的百年历程、手绘党的二十大精神,手绘防诈骗小技巧,手绘重大公共危机期间的新时代青年担当,等等,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作出了实实在在的青年大学生贡献。
“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高校教师是主导,青年大学生是主体。如何充分发挥青年大学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优势,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网络内容创作热情?这是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破解的难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抓住三个点,发挥三个优势,优化三个建设,把主动权交给青年大学生。立足时代背景、结合学生特点,抓牢引领主线,构建“大历史”“大社会”“大资源”“大师资”等多要素协同融合的“大思政”教育格局,着力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充分激发思政育人力量,提高思政育人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引领培育时代新人出实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