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维护粮食安全不能只算“经济账”

中国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它深刻地表达了粮食安全对于民生的重要性。粮食安全绝不能等闲视之,维护粮食安全更不能只算“经济账”。

首先,粮食安全事关国家的安全稳定。回眸历史,中国历代王朝的更迭几乎都有粮食的影响,齐桓公“服帛降鲁梁”,饥荒引起的黄巢起义和李自成起义拖垮唐、明两朝等等,因粮食问题导致改朝换代的例子不胜枚举。环顾世界,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俄乌冲突引发的粮食危机已经让许多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真切地体会了“米珠薪桂”或“无米难为炊”。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如果粮食出问题,极易引发大规模饥荒和社会动荡,进而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供给功不可没。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要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高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坚定拥护和支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支持各级各部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其次,维护粮食安全非一人一地之责。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但粮食安全的基础并不牢固,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科技水平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隐患依然存在,必须确保18亿亩耕地不缩水、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这不单单是某个田多地广的种粮大户的责任,也不仅仅是那些土地肥沃、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产粮大省的责任,是全国各地区以及每个公民共同肩负的使命。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置身事外,对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无动于衷,对农科人员的辛苦努力嗤之以鼻,要自觉担起责任,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积极贡献,让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大海。

最后,维护粮食安全需要久久为功。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经历了从“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现如今“吃得好”的巨大转变,超市、菜市场的粮食供应充足、种类齐全,以至于让一部分人认为饥荒已经不再可能出现。但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周期,受自然灾害、气候环境等影响,减产、绝收或者生产中断的风险较高,维护粮食安全一刻也不能松懈。另外,全面落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等防范化解粮食安全风险的措施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才能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筑牢粮食安全的屏障。(云南省文山州纪委监委  李兴旭)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