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实干担当促进发展是全面落实主题教育五个具体目标之一,要求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国之大者”,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坚守始终不渝的初心。一个政党的工作是否坚强有力,首先要看其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激励共产党员不断前行的根本动力。因此,广大党员干部在实干过程中,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明确前进方向,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同时,沉心静气地将使命动力带入工作中,不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刻展现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与价值追求。全党要持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积极进行自我审视与整改,处理好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杜绝特殊利益,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由此,以巨大定力助力国家长治久安,以坚定姿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征程中展现出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
铸牢为民服务的诚心。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而出发。群众工作是党的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工作,而党执政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共产党员干工作,始终反对敷衍了事、官僚主义和利己主义等现象。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现阶段群众的诉求呈现多样化趋势,增强干部服务群众本领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任务。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认识到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跟时代要求,深入一线,把有利于人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工作中坚持调查研究、问题导向,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由单向给予转向重视需求,用改革创新精神健全服务群众机制,干真正为人民所需要、对人民有用的实事。
磨炼脚踏实地的耐心。干部要干事,干事要实干。中国梦的实现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目标坚定、善谋善思、行稳致远,实干是其最好的担当和必备的品质。但在实践过程中,时常出现“差不多”干部、“保温杯”干部和“形式主义”干部等现象,严重危害党内风气建设和工作进展。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党员干部增强忧患意识的同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把稳理论优势。行动上要坚持实事求是,扎实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发扬“钉钉子”精神和坚韧品质,真正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不落于虚势空想。此外,还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才能在面对可能到来的风高浪急时,做到阵脚不乱,牢牢把握主动权,为掣画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注入强大动能。
锻造敢闯敢拼的决心。彩虹和风雨共生,机遇和挑战并存。实干不是只说不干,不敢作为是共产党具体工作中的最大阻碍和隐患,党员干部不能纸上论道、光练假把式。我国目前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急需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加强斗争精神和培育斗争本领,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知难而进,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新考验。同时,不断增强机遇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运用极限思维,在应对风险挑战中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和完善自己。“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临危不惧、敢于担当是共产党员的优秀精神特质,党员干部在新时代仍要牢记“奋斗精神”的内涵,增强为民服务的创造力和战斗力,争做披荆斩棘、乘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排头兵。
作者:覃姗姗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