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包括调查研究能力在内的“七种能力”。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我们应学会将调查研究作为一切工作的基本功来坚持,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来部署,变为一种“日学而不察、日用而不觉”的工作方法。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工作,作出过很多精辟论述、形成过很多经典著作,发挥着示范带头作用,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习近平同志到浙江任职后的两个多月内,走遍11个地市,并在随后一年时间里走遍了全省90个县(市、区),“八八战略”就是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调研的成果,为浙江转型发展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实际工作中,衡量调查研究做得深不深、实不实、好不好,能否做到看得见、拎得起、能转化的全过程闭环是重要指标。
看得见,是调查研究的基础,是对我们“眼力脚力”的考验。一是目的明确、方向清晰。方向不对,努力白费。选题时尽可能聚焦,明确什么方面必须调研、什么方面可以调研、什么方面无需调研,经过科学谋划,集中精力、靶向发力,力避无的放矢。二是理论准备、方案策划。谋定而动,防止仓促上阵。做好所调研方向的理论积累和知识储备,调研前扎实做好案头工作,从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开始,制定具体可操作的调研方案,避免笼而统之。三是选准方法、切中要害。掌握实情,防止盲人摸象、以偏概全。要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关注势、把握时、能见事;要坚持因事取法,注重普遍与特殊、代表性与典型性、定性与定量,善于运用不同的方法,不拘于定式;要坚持深入一线,乐于做大脚板、听逆耳言,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
拎得起,是调查研究的关键,是对我们“脑力笔力”的考验。善于梳理分析,在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中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防止出现方向偏差。善于追根溯源,增强观察问题的穿透力,纵深挖掘内在规律,找准问题根源和症结所在,防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善于深度思考,结合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加强发散思考、逆向思考、换位思考、专业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和观点,防止人云亦云、毫无建树。善于清晰成文,通过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寻求破解之策,形成观点鲜明、措施精准、逻辑严密、文风朴实的调研报告。
能转化,是调查研究的目的,是对我们“转化力执行力”的考验。调查研究是否具有价值,是否能够得到有效转化,涉及调查研究全过程、各环节。当前,调查研究的对象、内容、方法、条件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要求我们牢牢把握调查和研究统一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走好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在调查、研究、转化的每个环节上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调研结合、研用并重、研以致用,力求每一项调查研究突出针对性、确保真实性、体现深入性、具备可行性。
(作者:宋波 浙江省委党校第七期中青一班三支部学员、中共湖州市委秘书长,严从根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执行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