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其深刻揭示了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的反腐败基本规律,在认识上需要准确把握,在实践上强调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
以系统思维深入理解一体推进“三不腐”基本方针
“三不腐”在对象上要对公职人员全覆盖。一体推进“三不腐”不仅是管党治党的重要方略,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其适用对象是所有的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广大群众不是旁观者,应以合适的方式积极参与一体推进“三不腐”。
“三不腐”是个有机整体。一体推进 “三不腐”不再强调以哪个为主,“三不腐”各有不同的内涵要求和侧重点,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形成了一个环环相扣的反腐闭环。不敢腐是前提,强调“法”和“纪”;不能腐是关键,强调“规”和“制”;不想腐是根本,关注的是“育”和“导”。它们功效不同、各司其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不断提升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能力和水平
提升识别能力。及时识别腐败行为,方能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加大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研究力度,分析其表现形式和运作规律,构建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的识别发现机制。
提升协同贯通能力。一体推进“三不腐”是一项系统工程,实现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个要素的贯通协同至关重要。要以“全周期管理”理念打通一体推进“三不腐”体制机制堵点,着力提升反腐败斗争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一是增强治理腐败主体的有效协同,提升各类监督的合力。二是建立健全日常监督协同机制、问题线索移送处理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会商机制等,增强治理腐败过程的有效协同,促使纪律、法律、制度、规矩、思想、道德、文化形成聚合效应。
提升创新能力。一体推进“三不腐”,既有“规定动作”,也鼓励各地方各部门探索“自选动作”。各单位要对自身做好综合研判分析,找出普遍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探索新思路,总结新经验。鉴于腐败行为日益智能化的趋势,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载体创新权力监督渠道和方式,提高反腐败斗争的信息化水平。
完善一体推进“三不腐”的制度保障
完善全链条责任体系。健全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管党治党责任格局,压实各方在一体推进“三不腐”中的责任。党委(党组)充分发挥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不仅领导主体,也是落实主体、工作主体和推进主体。纪检监察机关履行好监督责任,督促各监督单位切实履行自身监督职能,强化与其他监督的贯通协调。其他部门要依据自身职责权限发挥好在一体推进“三不腐”中的作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做好问责的“后半篇文章”。
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完善职工参与反腐败激励机制,强化薪酬激励、职业发展激励、考核奖惩激励,突出差异化激励。建立健全群众反腐激励机制,探索设立群众参与反腐败的表彰奖励制度和专项奖励基金,激发群众参与反腐的积极性。
筑牢廉洁文化融入机制。各单位要切实担负起廉洁文化建设的政治责任,把廉洁文化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布局进行谋划,构建廉洁文化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建设好、管理好、运用好廉洁文化阵地,在全员中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作者分别系暨南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暨南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教授,本文受暨南大学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