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国家治理研究院> 正文

【原创】“科技小院”开拓耕读教育新模式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为破解新型农林人才培养的痛点问题,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党和国家提出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的要求。新时代耕读教育是以扎根“三农”为关键、以培养知行合一为重点,既强化学生耕读文化学习,增强学生爱国爱民爱农情怀,又把教育教学与农业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亦耕亦读教育方式。今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肯定了同学们通过科技小院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寄语同学们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科技小院将广阔的田野变成鲜活的课堂与干事创业的舞台,让学生从书斋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将教育与生产实践、社会需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紧密结合,是新时代耕读教育的生动实践,探索出了耕读教育走出形式化、活动化、浅层化的新模式。

三位一体,构建耕读教育目标体系。传统文化中,“耕”就是从事农业生产、耕田种粮,“读”就是知识学习、立德修身。“耕读”作为乡土中国的生活图景和文化基因,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安身立命、修齐治平的重要方式。新时代重拾耕读教育理念,要推动耕读教育与现代发展有效衔接。在“三农”一线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是科技小院的使命,也是科技小院对新时代耕读教育目标与功能的创新探索。在科技创新方面,遵循“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原则,深入田间一线与产业前沿,围绕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现状剖析、规律分析、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科技小院与农户一起在发展中做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深度融合互动。在人才培养方面,聚焦培养面向农业绿色发展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科技小院向师生们提出了“实”与“思”的核心要求。“实”是指踏踏实实深入生产第一线为农民服务,“思”是指将农民的田地放在师生心头上一心为民做实事。“实”与“思”,要求师生们坚定人民立场,躬身为农,也要求师生们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提升强农兴农本领。在社会服务方面,通过研究生与科技人员长驻农村和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构建“政产研学用”一体化综合平台,“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和零费用”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服务。科技小院从1.0版升级至3.0版,其社会服务的范围与功能也在不断升级。立足新时代,科技小院3.0版致力于强化党建引领,助力乡村实现“五大振兴”。新时代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要紧密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注重挖掘耕读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层次价值。

三段式培养,打造耕读教育常态机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原理,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耕读教育的基本内核。在耕读教育中,如何推动“耕”与“读”的彼此关联、相互激发、共同创造,是耕读教育增强实效性的关键。科技小院采用“实践-理论-实践”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科技小院的核心参与主体是驻院研究生。每个科技小院至少要有一名研究生长驻,驻院研究生以三年制专业硕士为主。第一阶段为“学前驻村实践”,入学前两个月,组织学生进行生产实践锻炼,解决对“三农”实际认识不足、“三农”情感不深和专业思想不够端正的问题。第二阶段为“理论课程学习”,利用半年时间在校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在导师帮助下确定研究方向与论文选题,解决课程学用脱节、课题研用脱节、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第三阶段为“科技小院再实践”,在科技小院中长驻2年,深入生产一线,科研服务结合,锻炼吃苦精神,全面提高科研能力、实践技能与综合素质。科技小院以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的方式,将教书与育人、理论与实践、田野与课堂、科技与推广、创新与服务紧密结合,增强了新时代耕读教育的系统性,开拓了耕读教育新形态。

全方位锻炼,培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新时代耕读教育,不仅是亦耕亦读的教育方式,更是融国情教育、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生态教育和劳动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承担着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在科技小院,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亲身实践,激发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得到全方位锻炼。科技小院的学生被赋予了多种使命,具有多重角色,他们是学术研究者也是小院管理者、科普志愿者、农技推广者,他们是学生也是科技农民、培训教师与挂职干部。在多角色转换中,他们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适应能力、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2022年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入驻科技小院后,79.5%的学生反映自身社交能力提高比较大或非常大,69.3%的学生反映自身科研能力提高比较大或非常大,83.2%的学生反映自身综合能力提高比较大或非常大。开展新时代耕读教育,要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耕读教育使学生在认知上了解了“三农”发展实际,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与农耕文化知识,在情感和价值观上培育强农兴农使命担当,厚植爱农为农情怀,涵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在能力上提升服务“三农”的各项技能,练就兴农本领。

科技小院育人模式,让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扎根田间地头,服务“三农”实际,锻炼综合能力,对新时代如何开展耕读教育做出了创新性尝试。加强和改进新时代耕读教育,要从科技小院中汲取实践智慧,总结有益经验,不断拓展耕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探索新模式、新路径,切实提升教育效果。

冯淑萍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宏莉
标签: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