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思想理论 > 深度原创 > 正文

做好质量基础设施“软联通”,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再发展做增量

作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 谷民崇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共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人类发展未来所提出的重大合作理念。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是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的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什么是质量基础设施

质量基础设施(NQI)是有机融合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市场监督等要素形成的体系,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及世界银行公认的适用于所有产品和服务的通用“技术语言”。对内,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是主攻方向,无论是生产供给还是消费服务,提升质量都需要设定相应的标准规制,对统一高质量标准和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外,质量基础设施作为国际软竞争的核心要素和战略资源,制度型互联互通是区域经贸关系长期发展的稳定器,能够更好推动国际合作走深走实,进而有效推动全球价值链、供应链更加完善,对于共建“一带一路”具有很好的实践效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质量基础设施引领作用不断凸显,政府推动质量基础设施的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印发,这是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关于质量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明确表示要“夯实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凸显了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完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和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优化质量基础设施管理”“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提升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效能”“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性

质量基础设施是促进贸易发展、技术进步、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安排,是产品和服务在微观层面助推企业发展的国际公认,更是国家质量宏观政策的战略抓手,质量、标准、品牌、合格评定等关键内容及其规则权、话语权已成为新时代国家间竞争的核心要素。

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为发展中国家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示范”。经过多年的本土化尝试,对于将质量基础设施作为企业提升质量的关键技术支撑,社会各界已达成共识。市场监管部门面向企业、产业、区域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质量基础设施综合服务,架起了部门、机构和行业、企业质量创新与提升的互动“桥梁”,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进百城、入万企,助推民营企业在产业链、价值链上实现总体跃升,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推广效应。江苏泰州“泰检易”以区域产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质量服务需求为导向,构建了线上与线下、供给侧与需求侧、企业与技术机构间的桥梁纽带;武汉市江岸区通过契约方式集聚NQI资源要素,聘请质量科创导师,开展一对一质量诊断,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0家。这些成功示范案例,让“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小微企业发展的新路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中国服务”走向世界的范例,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良好实践。

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削减贸易制度性成本的“调节器”。中国坚定支持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规则制定的主渠道地位。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够破解和疏导区域国家间、区域间商品和要素顺畅流动的痛点和堵点,消除非关税贸易壁垒,大幅削减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

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牢固命运共同体的“黏合剂”。在不断推进商品从技术性指标到规则、程序等制度性要求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一致和互认过程中,质量基础设施具有的技术属性导致规则等制度型互联互通。第一,将有效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复苏,增强国内外企业的信心和预期,推动贸易伙伴减少和消除对我国商品、企业的不公正待遇,不断推动建设开放、联动、公正和更具包容性的世界经济体系,提升我国的竞争力和话语权;第二,将成为彼此经贸关系的稳定器,能够持续推动双多边经贸扩大,有效促进并巩固合作机制惠及民生,为全面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提高“一带一路”经济循环质量;第三,将有利于相关国家互信互认、共同防范化解外部风险,使经贸合作向深层次迈进,进而成为牢固的命运共同体。经过长期的技术规则合作,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互补性不断加深,有利于我国从国际规则的学习者、遵守者、运用者逐渐成为维护者、建设者、引领者,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既能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增长提供多方面的发展红利,又能为共同繁荣带来新机遇。

如何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并不完全是技术规则互联,很大程度上是民心相通的理念互联,使技术规则推动共赢合作发展的黏性更加牢固。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应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重视质量基础设施国内建设,争取发挥更大示范作用。当前,国内质量基础设施助力企业发展的示范扩散效应持续显现,要打造集群内共性技术平台和产业技术研究院,持续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产业集聚区建设,最大限度发挥质量基础设施效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服务,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重要的核心零部件、基础工艺等质量技术支撑,支持中小企业提高产品一致性、可靠性、稳定性,为中小企业主动破除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有效支撑,更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让世界看到中国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强有力示范,不断增强“一带一路”发展新动力。

二是加强对外质量技术帮扶,不断提升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实践效果。持续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坚持全球导向、开放导向、合作导向,在大型企业对外投资、对外出口过程中,加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体系差异化比对和技术援助,迅速找准关键点、确定关键方向,高效解决阻碍贸易发展的障碍要素。找准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动力机制,将相关便利化措施的惠及范围从重点企业扩大至产业链合作,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技术规则层面实现相互认知、技术认同、规则认可,为保链、稳链、促升级提供新选择,为共建‘一带一路’打造新引擎。

三是共同培育市场需求,推动“一带一路”合作更具特色。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重点,坚持并逐步创制以质量基础设施为基础适应新一轮全球化与全球治理需要的国际规则体系。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协调,研究设立“一带一路”国际标准组织,成为对接三大国际标准组织的主要区域机构,实现更大区域、更多层面的互联互通。积极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推动标准、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争取在国际规则中展示更多中国元素,不断传递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