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中国公众生育观念调查报告(2023)

重要发现:

· 当前公众理想子女数的主流选择是2个,公众对生育1个孩子的意愿感受度最高。

· 收入压力大、时间精力不足、教育成本高是育龄群体“不愿生”的三个主要原因。

· 传统生育观念淡化,生育性别无差别成主流,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传统生育观念式微。

· 个人的生育动机从社会化责任转向个体化动机;女性的生育动机低于男性。

· 女性在生育中的价值与地位得到认同,同时应警惕极端女权主义思潮扰乱女性群体生育观念。

· 对于一些“长不大的成年人”和职场女性不想生、不敢生问题,社会各界既要创造生育友好就业环境,也要帮助青年群体尽快成长、成熟、成才,积极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

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三孩生育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将“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进一步上升到“优化人口发展战略”的高度。

一方面,国家顶层设计将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建立生育周期和生命历程的支持体系。另一方面,2022年我国人口增长迎来重大转折点。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为956万人,较上年减少106万人;2022年末,全国总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自1962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人口是影响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从人口学角度看,出生率的降低、出生人口的减少一方面与育龄妇女人数减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已婚人群的生育意愿改变有关。当前公众的生育观念如何?生育观念有哪些新特征、新趋势?当前影响我国育龄群体生育观念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围绕以上问题,人民智库于2023年2月8日—2月9日进行了网络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318份。其中,从性别看,男性占63.92%,女性占36.08%;从年龄看,以育龄青年群体为主,20—25岁的占27.23%,26—30岁的占34.98%,31—35岁的占23.98%,20岁以下的占5.24%,35岁以上的占8.57%。调查结果如下:

当前公众理想子女数的主流选择是2个,对生育一孩意愿的感受度最高

《社会蓝皮书:202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18—49岁育龄人群的理想子女数具有高度稳定性,平均理想子女数一直为1.96—2.00个,始终低于2.10的生育更替水平。本次调查显示,“理想子女为两个孩子”(44.26%)是当前中青年群体的主流心态,还有39.30%的受访公众选择“1个”,6.95%的受访公众选择“3个”。其中,31—35岁(56.91%)、大专学历(54.90%)、生活在地级市(57.29%)、社会地位处于中层(60.26%)的受访公众理想子女数为两个孩子的比例最高。已有一孩的受访者中,53.16%的人理想子女数为2个,已有二孩的受访者中,59.59%的人理想子女数为2人。

调查进一步显示,当被问及“身边人对生育孩子的意愿”时,生育一孩的意愿最高,为45.00%;生育二孩的意愿为25.79%;生育三孩的意愿感受度最低,为12.81%。

2021年5月,党中央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本次调查显示,已有二孩的受访者中,虽然只有13.47%的人理想子女数为“3个”,但是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再要一个孩子”时,有52.58%的受访者表示“有意愿”。《社会蓝皮书:202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理想子女数为三孩”的比例始终在10%以下,但呈持续小幅上升趋势。历次调查显示,三孩比例从2011年的3.21%提高到2015年的5.53%,到2021年上升到7.62%。

虽然生育意愿转化为实际生育行动有一个“折扣”,但有生育行为及生育计划的前提是有生育意愿。如何将生育意愿转化为实际生育行为,“三孩”政策能否有效提高生育率,关键在于识别制约生育意愿的关键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超八成受访者表示有生育压力,收入压力大、时间精力不足、教育成本高是“不愿生”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当被问及“您目前是否有生育压力”时,分别有49.22%、35.81%的受访者表示“压力很大”或“有些压力”。目前看来,网络上关于“生不起”“养不起”反映的问题比较集中。本次调查显示(图1),收入压力(58.07%)是育龄群体“不愿生”“不敢生”的首要因素,时间精力不足(50.30%)、教育成本(49.40%)位列第二和第三。当前,抚养孩子的日常生活成本和教育费用持续增长,养育成本的快速提高是当下人口生育面临的主要难题。本次调查显示,41.55%的受访者认同“没钱别生”这一观点,34.42%的人持相反态度。其中,相对于男性(33.02%),女性(56.14%)对这一观点更加认同,东部地区(59.53%)、高学历硕博研究生(64.90%)对这一观念的认同度更高。此外,正常配套不完善(26.23%)、影响职业发展(24.33%)、母子健康风险(14.45%)、生育观念变化(9.19%)、房价压力(8.80%)等也是制约当前育龄群体生育的重要因素。

传统生育观念淡化,生育性别无差别成主流

调查显示,生育性别无差别偏好成主流。性别偏好是影响人口性别比、家庭及社会人口结构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次调查显示,“生男生女都一样”(47.85%)的无性别差别生育观念成为主流,其次是“我比较在乎传宗接代,希望要男孩”(34.16%)的传统生育观,最后是男女双全偏好(31.45%)。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居住地的受访者对于生育性别的偏好有差别。居住在直辖市(67.08%)和乡镇村(71.93%)的受访者对于“生男生女都一样”的偏好最高;想要“儿女双全”的受访者在乡镇村的比例最高为49.12%。总体来看,我国社会的生育性别观念开始由“男孩偏好”转向“男女都一样”的无性别差异偏好。

调查同时显示,以养儿防老为代表的传统生育观念淡化。中国传统的生育观念里,“生男孩才能传宗接代”,养儿防老、多子多福等传统生育观念也曾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育性别偏好和生育数量。本次调查中,“多子多福”(24.11%)、“养儿防老”(22.9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36.1%)等传统生育观念开始式微,而“少生优生”(44.26%)的生育观念得到更多公众认同。

生育不再是义务,个人的生育动机从社会化责任转向个体化动机,女性的生育动机低于男性

生育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女性怀孕、生育不仅关乎个人和家庭,也关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对低生育率的严峻挑战,各地纷纷出台刺激生育的政策。在舆论层面,生育更多强调的是社会责任。调查显示,对于“生育的直接受益者”,只有一半的人(54.96%)认为是个人,32.44%的人认为是家族,12.60%的人认为是国家。而在现实层面,生育动机则开始从社会化责任转向个体化动机。本次调查显示,只有27.78%的受访者认同“生育是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及义务”,42.62%的受访者表示不认同,对于这一说法不认同的女性(46.55%)高于男性(40.32%)。

当前,社会对个人生育选择也有了更大的宽容。例如,对于丁克家庭(即婚后不要孩子),调查显示,58.07%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个人自由。2023年2月,四川省生育登记取消登记人结婚限制。本次调查中,81.36%的人认为“将生育与婚姻脱钩,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和大势所趋”。由此可见,从“多子多福”到“丁克自由”到“完善生育登记制度”,体现出我国生育观念的巨大转变,传统生育观念逐渐被颠覆,多样化的生育观念并存。

一是孩子之于个人价值的重要性呈现下降态势。本次调查中,36.75%的人表示与其沦为“孩奴”不如愉悦自己,其中,女性(49.60%)对这一说法的认同度比男性(29.26%)高出近二十个百分点。社会营造的“孩奴”舆论一定程度上暗示了生儿育女与取悦自己的矛盾冲突。随着更多女性经济独立,其在是否选择生儿育女上有了更多话语权。当生育与个人幸福体验出现冲突时,更多的女性选择首先愉悦自己。同时,只有26.14%的人认为“生儿育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44.60%的人持反对态度,其中硕博研究生学历(56.92%)与大学本科学历(52.71%)的受访者不认同的比例相对较高。伴随教育水平的提高,公众实现自我价值的选项和途径增多,如事业奋斗、社会声望、经营亲密关系等,生儿育女这一选项的权重也随之下降。

二是孩子之于家庭幸福的重要性也不高。本次调查中,只有39.39%的人认为“有孩子家庭才幸福”。其中,女性(35.78%)、高学历的硕博研究生(27.13%)和未婚受访者(25.94%)对这一说法的认同度更低,女性比男性低5.71%。对于丁克家庭,女性的包容度(62.11%)也显著高于男性(55.71%),认为这是个人自由选择。由此看来,当前公众对家庭幸福的定义更趋于多元化,尤其对于女性而言,孩子对于家庭幸福的权重相对男性更低,这可能与女性需要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比男性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有关。此外,在现代社会,女性的幸福体验也可以通过自我成长、发展事业等其他选项获得代偿。

女性在生育中的价值与地位得到认同,同时应警惕“极端女权主义”思潮扰乱女性群体生育观念

近年来,女性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价值开始得到认同。首先,女性在生育子女过程中的劳动价值受到珍视,47.32%的人认为“女性为生养孩子付出也有社会价值”。46.51%的人不认同“女人为生孩子付出是天经地义的”。其次,女性有权做自己身体的主人,决定是否生育。调查显示,52.03%的人认为“女性有不生育的自由”。第三,生育不再是女性实现自我价值的手段,45.86%的人不认同“不生孩子的女人不完整”这一说法,也不再用生育定义女性。第四,51.86%的人认为“夫妻应共同照顾孩子”。其中女性(68.43%)对此观点的认同度较男性(42.17%)高出26.26个百分点。照顾孩子不应只是女性的责任,51.73%的人认为“要保障女性不因为生养孩子而影响职业发展”,育龄妇女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应得到保障。

调查同时显示,女性生育的社会价值在女性群体中的认同度高于男性,在高学历硕博研究生中的认同度相对较高。比如,71.28%的硕博研究生认为“女性为生养孩子付出也有社会价值”,高于平均值(47.32%);女性(56.50%)对此观点的认同度比男性(41.97%)高出14.53个百分点。社会结构变迁带来工作、家庭和性别观念的变革。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和经济独立,女性的自我意识逐步提升,女性对于生育的要求与期待也更高,对自我价值的彰显也在提升。

但应注意的是,近年来,以“假平权,真特权”为代表的极端女权主义思潮逐渐在网络平台混淆女性视听。例如,在婚育观念上,提倡不婚不育,将生育视为女性独立的障碍,并借“男女平等”的外壳得到广泛传播。在本次调查中,有26.62%的受访者表示“女性应该为自己而活,不生孩子”,有31.93%的女性受访者对此表示认同。极端女权主义的蔓延对女性个体的生育观念和生育意愿造成了负面影响。

完善与生育相关的体制机制,加强宣传引导,保障女性利益,帮助青年群体尽快成长

从1992年起,我国人口内在增长率即由正转负。同时,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标志着我国人口红利不再。目前,尽管我国陆续出台了二孩、三孩政策,但人口出生率仍然持续下降。推动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见效,宣传引导极为重要。应关注青年的生育观念、生育意愿变化,培育新的生育文化。

首先,完善与生育相关的体制机制,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力度。本次调查发现,公众的生育压力主要来源于财务、教育、工作等现实问题。86.41%的人提出应“完善与生育相关的体制机制和各类环境氛围,如将育儿假、生育主体的劳动权益、产假惠及非婚生子人群”,58.11%的人提出要“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如提供优质公平的教育和医疗资源、针对高龄产妇的医疗服务保障等”。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正式发布,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重大决策。《决定》部署了一揽子支持措施,提出了系列优化组合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通过在财政、税收、保险、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相关领域实行政策组合,加快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其次,加强宣传与引导,克服青年人恐育思想,生育教育更多从个体和家庭立场出发,强调生育带给育龄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本次调查发现,从传统的“生育为了传宗接代”到现在的“幸福导向”,当前国人的生育观念正在经历着演变。在本次调查中,47.50%的人认为“生育教育更多地从个体和家庭立场出发,强调生育带给育龄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政府应重视生育观的教育与引导,让婚育期青年认识到生儿育女不仅是传宗接代,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在生育观的教育和宣传方面,应当更多地从个体和家庭立场出发,强调生育带给育龄人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生育可以带来经济保障、精神传承”等观念,“助推”生育意愿的有效提升。

第三,关注女性群体利益,为职场女性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本次调查发现,女性对于生育的压力更大。60.70%的受访女性表示要“保障女性权利,减少职场性别歧视,呼吁男性共担生育责任”。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研究生人数为144.8万人,占全部研究生的比重达到50.60%。这也意味着我国女性群体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很多女性群体有生育意愿,却迫于职场压力、自我成长与生育之间产生的矛盾而出现纠结的情绪或推迟生育时间的情况。因此应关注知识女性和职场女性的生育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完善法律法规,促进职业性别公平,切实减轻职场女性家庭与事业选择两难问题。

最后,帮助青年群体成长、成熟,积极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青年的存在方式决定着未来社会人口的发展状况。本次调查显示,31.4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还没长大,不想生养孩子”。一些“长不大的成年人”不想生、不敢生。为此,社会各界要帮助青年群体尽快成长、成熟、成才,形成独立成熟的人格,有担当、敢作为,积极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社会各界要关注关心青年群体面临的现实难题,给予青年群体切实的照顾和鼓励,增强青年群体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能力、才干,使其成长为独立、抗压、成熟的成年人。

【执笔:石 晶】

责编:刘苏毅/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