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农业绿色发展:内涵、现状与对策

摘 要:农业绿色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平台载体也日益增多,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绿色发展内涵不断演进,但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建设农业强国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从强化农业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产业链、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联农带农惠农、加快培育农业绿色发展平台和主体等方面发力。

关键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业绿色发展 高质量发展 农业强国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农业绿色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重要部署,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升,化肥农药使用量多年负增长,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大幅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升,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平台载体也日益增多,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农业生产清洁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格局基本形成。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充分认识新时代新阶段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高水平发展,对全面赋能和支撑乡村振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绿色发展的内涵及要求

农业是个生态产业,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农业绿色发展本质上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基于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一种协调化发展模式,“绿色化”“生态化”“低碳化”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绿色发展都非常重视,尤其是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阶段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连续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进行重点部署。

从“治理”到“发展”,再到“支撑”。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农业绿色发展一般被作为生态振兴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这主要体现在2018—2020年,农业绿色发展都是作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治理的内容进行阐述的,主要集中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生态系统治理,土壤、水系治理等农业生态治理方面。2021年,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后,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极大丰富了其发展内涵,更加侧重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资源与生态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协调与平衡,比如对原“三品一标”制度进行了改革,提出试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提出要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重点区域地下水保护和草原生态保护等。2022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被作为了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内容,提出要研发应用减碳增汇型农业技术,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从而更加契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23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成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的重要内容,更多地从制度、机制完善层面加强支撑和管理。

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绿色发展不是一劳永逸的,农业是有自然生命周期的产业,播种、管理、收获都将产生大量投入品、形成大量废弃物,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每年都会成为重中之重,需要长期坚持。其次,农业生产要利用土地、水等资源,资源约束与环境承载力是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条件,在节约利用和减少投入品使用的基础上,也必须要加强农业节水和土壤板结、重金属污染等治理,要系统发展。三是农业绿色发展一方面要保护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通过一系列认证和监管检测制度的建立,保障农产品又好又安全,这也是农业绿色发展的落脚点。因此,农业绿色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阶段性任务,长期性、系统性、安全性是其重要的特点。

平台化载体化成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同时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试点先行区;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支持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并提出要在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县,推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提出要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并提出要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仍提出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由此可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已经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目前,我国已开展了3批共确定了130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其他如示范县、安全县、生态农场等都正在成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

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现状

农业资源保护不断加强。截至2022年底,我国收集保存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4万份,保护了一大批珍稀濒危资源,有力支撑了我国的作物育种和农业科技创新。到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了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超过一半的耕地都已是高标准农田。不断发展农业高效节水,加强水资源高效利用,实现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推进品种节水、农艺节水、工程节水。2022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8,较十年前提高了0.052。长江十年禁渔推进有力,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持续向好。目前,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的农业生产制度已初步建立。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成效明显。经过连续多年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已得到有效遏制。2022年,农业农村部加强化肥特别是钾肥等短缺品种的战略供应保障,注重化肥多元替代,巩固提升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基础,继续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开展施肥新技术、肥料新产品、施肥新机具“三新”技术模式集成创新,在减少化肥用量的同时,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全国新型肥料施用面积1.7亿亩次,推广玉米种肥同播3.3亿亩次、小麦机械深施肥1.1亿亩次、水稻侧深施肥2200万亩次,大豆接种根瘤菌剂1560万亩。经测算,2022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1.3%,比2020年提高1.1个百分点。目前,我国正探索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模式,推动实现全要素综合防治和全流域协同治理。已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成为我国流域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标志性成果,黄河流域深度节水和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初显。

生态低碳农业产业链加快构建。2021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成为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任务。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实施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97.6%,新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2.6万个,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实现产值1658亿元。2022年,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2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抽检蔬菜、水果、茶叶、畜禽产品、水产品等5大类产品、106个品种、130项参数、14437个样品,总体合格率为97.6%,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保持稳定。其他如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内的绿色低碳产业比重也较高。全产业链的农业绿色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摆上了餐桌。

农业绿色发展推进机制初步建立。2021年,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促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建成了一批农业绿色发展综合试验平台,启动了国家农业绿色发展数字技术体系建设等。目前,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的绿色农业发展新格局已初步构建。

因地制宜形成农业绿色发展模式。2022年,农业农村部发布推介了51个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涵盖了耕地保护、农业节水、减肥减药、种养循环、生态低碳农业等多种模式。比如河北曲周县的“小麦种植减氨增效技术模式”。截至2022年5月,该县组织20家种植合作社、50个种粮大户建成氨减排绿色生产技术高标准示范田2万亩,在8个乡镇的10万亩麦田推广使用氨减排绿色生产技术,占全县小麦播种面积的23%,年化肥用量减少27%、氨排放降低50%、小麦增产9%,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减氨效果;江苏太仓市的“加强秸秆饲料化利用 打造‘四个一’生态循环模式”,通过一根草、一头羊、一袋肥、一片田,形成“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循环;河南南乐县通过推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全覆盖、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全覆盖、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全覆盖三个“全覆盖”,破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题。除此之外,依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也形成了一些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比如,黑龙江省肇源县落实黑土地保护“三减、两增、一提升”措施,应用无人机植保、保护性耕作、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达到22.6克/千克;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以实施“三大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聚焦三个关键,筑牢农业面源污染“防护堤”。其他如“稻虾共养”“稻鱼共生”“鱼菜共生”、生态茶园、生态果园等生态农业模式也在各地迅速发展起来。

推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尽管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业绿色发展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取得明显提升,但相较于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水土资源约束问题。目前,耕地退化、土地薄膜污染、重金属污染等严重透支耕地基础地力的问题仍较严重。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全国现有耕地19.18亿亩,相比“二调”,10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了1.13亿亩;另外,水资源不均衡与地下水下降、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并存。近几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二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目前,化肥农药使用量偏大,利用率提升较慢;畜禽粪污排放量大,每年未被利用的占比仍然较高。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仍较低,全国“两品一标”农产品在认证、监管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引领农业现代化建设模式,大力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农业绿色技术推广应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放在了“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一章中,某种程度上也说明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其实也是在推广应用农业绿色技术,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模式。基于此,结合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要着重在以下方面加强农业绿色技术应用。一是农业资源节约集约技术,包括耕地地力提升、土壤改良、农业节水、绿肥还田等技术。二是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包括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技术、提高利用率技术等。三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包括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膜回收利用等,全力打造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治理农业白色污染。四是农业生态低碳模式,包括农业减排固碳、使用清洁能源、发展光伏农业等。

加快发展生态低碳农业产业链。坚持“产出来”与“管出来”并行,推进标准化生产,实施全过程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效益。一是加快推进品种培优,挖掘和保护优秀种质资源,繁育推广一批特色优势品种。二是加快推进品质提升,净化农业产地环境,推广绿色投入品。三是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推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建设,着重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支持地方打造一批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五是要加快构建农业绿色供应链,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加工利用,减少产后损失,加快绿色高效、节能低碳的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建立健全绿色流通体系,促进绿色农产品消费。

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联农带农惠农。通过绿色技术和管理模式生产出来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公共品属性,比如打造一个品牌价值较高的区域公用品牌,可以被区域内的多个经营主体所使用,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再通过股份制、合作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或村集体建立紧密联系,可以较好地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将极大带动一方百姓增收致富。因此,要坚持共同富裕理念,让农民充分共享农业绿色发展成果,切实提高农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获得感。

加快培育农业绿色发展平台和主体。一是提高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质量,以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生态保护修复和打造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为重点,强化技术集成与推广应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搭建先行先试平台。二是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乡村振兴示范县、国家级农高示范区、科技园等发展平台为载体,强化农业绿色发展指标考核,打造农业绿色技术集成应用推广平台。三是把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成为利用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的主要力量,重点通过创建、示范等方式支持生态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合作社、龙头企业积极广泛采用先进农业绿色技术生产绿色优质农产品,积极对其产品进行绿色、有机认证,提高其产品附加值。

总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建设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要把农业绿色发展融入农业强国建设之中,筑牢乡村生态振兴基底,探索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统筹好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农民增收、农业生态保护的关系,实现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作者为 贾大猛,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正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参考文献

[1]刘趁:《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民日报》,2022年12月26日。

[2]《“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农规发[2021]8号。

[3]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编:《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1》,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2年。

[4]朱信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生态振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与实践》,2022年第3期。

责编:王 克/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