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保持活力与秩序的关键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两大奇迹”背后潜藏的逻辑是中国共产党直面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包括牢牢把握人口红利带来的机会窗口期、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决心消除绝对贫困、持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高度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困难群体的基本民生保障,等等,从而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独具一格的活力与秩序。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活力 秩序 社会结构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发展中国家经济保持持续增长,跃入发达国家行列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跨越“贫困再生产”“低水平均衡”“中等收入陷阱”等层层动荡阻力。纵观全球,不少国家在向经济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或是由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陷入经济停滞的局面,或是出现政府贪腐、贫富分化、城乡对立等问题,引发剧烈社会动荡。中国是唯一一个在独立自主、和平发展前提下,克服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重重困难,在短短几十年内走完了发达国家花费几百年完成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国家。

“两大奇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成功开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成果,也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基础。“两大奇迹”背后潜藏的逻辑是社会结构不断优化,从而赋予中国式现代化独具一格的活力与秩序。社会结构优化集中体现为人口红利的开发、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绝对贫困的消除、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城乡结构的再平衡、困难群体的关怀保障等方面,这些举措使中国避免陷入社会结构两极分化、群体撕裂和社会对立的陷阱,长期保持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与秩序。

人口资源的开发为中国经济起飞提供了充足的比较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人口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要素,也是最具创造性的要素,人口问题处理得好,现代化进程将充满生气,人口问题处理得不好,现代化进程会处处受到人口负面因素的制约。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具备人口红利的天然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牢牢把握人口红利带来的机会窗口期,对外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优化主体结构、优化商品结构、优化市场结构、优化贸易方式、优化贸易环境,推动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对内将劳动人口就业问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稳定就业形势、拓宽就业渠道、优化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同时大规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不但解决了农村人口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的难题,而且通过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战略布局,推动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我国人口城市化率从1978年的17.92%提高到2022年的65.22%,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从1978年的70.5%降低到2021年的22.9%。伴随产业改造升级,预计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会继续下降。由此我国基本顺利完成了人口城市化和就业非农化的重要转折。

人口红利能够带来机会窗口,而一旦人口红利耗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再度陷入困局,因此必须在人口发展战略层面实现从人口数量优势向人口素质优势的转变,加快人口素质提升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有力保障了全体国民的受教育权利,经过多年推广,我国人口基本素质得到了普遍提升。2022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93年,比2021年提高0.11年,比2020年提高0.18年。[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也快速实现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转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高等教育体系,人口素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正在形成更具广泛意义且延绵不绝的“人口红利”,这对民族复兴大业必将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为跳出“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力量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到了后工业社会,以拥有先进知识、技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代表的知识阶层将取代以财产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成为社会的核心阶层乃至领导者。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避免要突破“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意味着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在失去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之后,又缺乏足够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失去经济持续增长的长远动力。由是观之,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是形成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而创新驱动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和大规模科技研发投入的支撑。早在20世纪60年代,党中央就明确将科学技术现代化放入了“四个现代化”之列。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在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中呼吁:“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1995年5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立了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氛围。

在国家层面系列政策支持下,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截至2022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21.2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为328万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超过300万件的国家[2]。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尖端领域(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超级计算、量子信息等),我国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可以比肩甚至超越发达国家。截至2022年底,国内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5.2万件,所占比重为71.9%[3]。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必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带来更加蓬勃的朝气。

消除绝对贫困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充分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产物,陈旧僵化的体制机制和平均主义的分配结构被打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中国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然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自然地带来社会结构的分化,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凸显,倘若放任这种趋势自由发展,势必加剧贫富两极分化,引发大量中等收入群体资产萎缩、贫困人口持续增多的社会结构倒退现象,进而导致社会极化和对立、群体撕裂和冲突。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深刻指出:“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调节和优化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先要做到消除绝对贫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历时八年打赢了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取得了在全球范围内史无前例的减贫成就。进而,遏制经济快速增长过程中贫富差距不断拉大的趋势,成为确保中国式现代化活力与秩序的核心要义。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原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鼓励勤劳致富,多劳多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注重发挥再分配、三次分配对社会结构的调节和优化作用。最近十几年来,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呈现出波动下降的总体态势,到2020年已经降至0.468。[6]同时,居民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在不断加大,居民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占比上升。更重要的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各项政策向纵深推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可以预见的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总量的“蛋糕”势必会越做越大,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机与活力会进一步彰显。与此同时,伴随着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完善,社会贫富差距将逐步缩小,收入-分配结构将更加完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式现代化也将沿着正确道路有序推进。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阀”和“稳定器”

中等收入群体是优化社会结构、维系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阀”和“稳定器”。特别地,中等收入群体展现出来的强大消费力有助于优化消费结构、促进超大规模国内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伴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等收入群体将依托开放、高效的国内国际市场,源源不断地吸引全球资本、技术、人才、商品等资源要素,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更活跃的资源要素。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处于深刻变化之中,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外需依赖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大,进一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释放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已然成为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着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形成了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超过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尽管总量不少,但以14亿多人口的基数计算,所占比重约为30%,还不够高。而且,内部结构也不均衡,相对较低收入人群在中等收入群体中占比较大,一部分中等收入群体就业稳定性不足,存在“掉队”风险。此外,中等收入群体的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均衡,主要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及大连渤海湾地区,还有相当多农村人口及中小城镇居民尚未进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为此,有必要在深入分析收入-分配作用机制和形成机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管理、知识、数据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制度,激励更多社会成员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增加自身要素价值,进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充分发挥和释放中等收入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消费潜能,尽快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

城乡社会结构的再平衡为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新动能

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多年来,党和政府围绕城乡社会结构再平衡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在中华大地上实施了千百年的农业税成为历史,实实在在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再一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由取到予的里程碑式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协调发展,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等,使全体农民摆脱绝对贫困、同步进入全面小康,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2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1年的2.50降至2.45,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已连续13年领先城镇居民。[7]同时,户籍制度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农村城镇化不断提速,小城镇产、城、人融合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大量农村人口无序涌入大城市带来住房紧张、交通拥挤、污染增多、社会治安任务增重、就业困难等问题,为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同步实现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强困难群体的基本民生保障为社会稳定发展兜底赋能

社会困难群体主要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由于群体的力量、权力相对较弱,因而在分配、获取社会财富时较少较难的一种社会群体。这一群体或是由于生理和主观方面的缺陷难以参与社会财富和机会的分配,或是由于各种特定的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权利、发展机遇、物质和精神生活等方面始终处于绝对或相对弱势的位置,需要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公共服务为其生存和发展提供帮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以城镇职工单位制保障为主,向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社会化保障的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全民参保计划,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基本建立起了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022年,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超过5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接近5.5亿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约为13.45亿人,参加失业保险接近2.4亿人,参加工伤保险约为2.9亿人,此外,还有683万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3349万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435万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8]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保障网不断织密扎牢,不仅困难群体的基本民生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保障,各个社会群体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得到更好满足,整个社会将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

归根结底,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创造“两大奇迹”,保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活力与秩序,最核心的还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直面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本文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注释

[1]《王萍萍:人口总量略有下降 城镇化水平继续提高》,国家统计局官网,http://www.stats.gov.cn/xxgk/jd/sjjd2020/202301/t20230118_1892285.html,2023年1月18日更新。

[2][3]《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国科技网,http://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1/527c29b76ad8405e81d5ddc9a5397595.shtml,2023年1月16日更新。

[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5]《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5/content_5588869.htm,2021年2月25日更新。

[6]《国家发改委:城乡、地区和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趋于缩小》,央视网,http://news.cctv.com/2021/09/28/ARTI1zJWUzIm4ABxFaicniwj210928.shtml,2021年9月28日更新。

[7]《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令人鼓舞》,《中国经济时报》,2023年2月2日,A02版。

[8]《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http://www.scio.gov.cn/xwfbh/xwbfbh/wqfbh/49421/49690/xgzc49696/Document/1738025/1738025.htm,2023年2月28日更新。

责编:罗 婷/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