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创新基层治理,筑牢“中国之治”

网评配图

4月14日,“大国基理”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天津举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理论网站、地方网站记者代表将与专家学者、高校师生一起,走进天津、浙江、福建、广西、重庆,深入调研各地如何通过创新基层治理筑牢“中国之治”。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层治理,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聚焦关键人、关键事、关键问题,寻找基层善治“最优解”。

找准“关键问题”,让“大水漫灌”变“精准滴灌”。“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宇下”,基层治理面向的是群众,遇到的问题也是关乎群众工作生活的“小事”,要想把准基层治理“风向标”,就要多走走田间地头、串串大街小巷,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多听群众的“急难愁盼”,找到治理的“顽瘴痼疾”,根据社区治理、工业园区治理、乡村治理等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分类施策。要深刻剖析“关键问题”的现象和本质,既要“对症下药”分领域进行专项治理,又要学会由树木看森林,分析问题的共同点和规律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治理经验,推动基层治理善作善成、多点开花。

抓住“关键人”,让“人工输血”变“自体造血”。“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基层治理主体是人,要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就要抓住“关键人”,把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培育好、建设好。要选优配强“领头雁”,把想干事、能成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通过“学历提升计划”、外出交流学习、同台竞演等方式,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领航”能力。要用好党员队伍“红色力量”,让党员兼任网格员、小组长、楼栋长等,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基层治理“充电赋能”。要坚持走好“群众路线”,鼓励乡贤能人、返乡大学生、退休干部等加入业委会、自管委、志愿服务队等自治队伍,积极引导群众回归“自治”本位,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自我造血”能力。

做好“关键事”,让“短期治标”变“长效治本”。基层治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长期抓、抓长期,抓住“关键事”,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要用好党建引领“指挥棒”,构建党建引领、部门联动、上下共振的治理体系,聚焦党组织建设、硬件升级、能力提升等方面,多措并举建强基层治理的“四梁八柱”。要选好做优基层治理示范点位,从移风易俗、志愿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开题,全程跟踪问效,以示范点位“小项目”撬动基层治理“大提升”。同时,在宣传推广上做文章,坚持边治理边总结边宣传,深入挖掘提炼各地治理经验和特色,巧借新媒体的“东风”,将基层治理过程和成果记录下来、宣传出去,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基层治理的浓厚氛围。(作者:肖孟婷)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