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每日推荐
首页 > 人民论坛评论 > 正文

人民论坛网评 | 汇聚科技湘军的“突围”力量

1611910910661

3月 31 日,以“点点星火,汇聚成炬”为主题的“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大赛启动仪式暨“好评中国”网络评论创新论坛于湖南长沙举行,“好评中国·走进湖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也同步启动。“国之‘长’技,科技湘军立潮头”是“好评中国·走进湖南”五大篇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从湖南“一域”看我国科技重大创新成果的“全域”,由点及面呈现祖国大地奔腾发展的澎湃气象和蓬勃昂扬的时代风貌。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复兴之魂。发展机遇人人平等、转瞬即逝,成功往往属于抢占先机者、奋力突围者。毛泽东同志在诗词中抒发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迈情怀和“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心壮志。在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湖南人民敢为人先的开创精神、着眼未来的前瞻思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科技“突围”离不开新型研发企业的引领。2022年,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入选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拓维信息(湘江鲲鹏)作为集群重点企业备受瞩目,通过自主研发面向智慧城市、交通、教育等领域的操作系统,打造“在鸿”自主品牌;基于鲲鹏、昇腾AI、开源鸿蒙等国产化技术,打造创新软件产品,并运用到国防、基层治理等数字化转型实践。我们深知,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依托和基础支撑,要打造更多高能级的创新共同体,努力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

科技“突围”离不开创新资源要素的集聚。2016年,长沙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随后湘江智能产业园应势而生。产业园由人工智能科技园、智联创新园、智联加速园、智联制造园、智联服务园、智慧农业科技园、数字融城示范园7个“园中园”组成,集主导产业与细分赛道于一体,集产业基金、产业项目、产业人才、产业城区、产业孵化等要素于一体,集基建基础、应用场景、创新平台为一体,正锐意打造智能网联产业的“第一园”。未来,要通过汇聚人才、技术、资金、产业等,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科技“突围”夯基垒台。

微信图片_20230405143437

智能网联扫路机 人民论坛网 宋畅摄

科技“突围”离不开转化运用体系的衔接。在长沙,智慧公交、自动驾驶出租车、5G智慧物流、智能网联赋能工程机械、自动泊车、无人零售车、无人小巴、自动驾驶扫地车、自动驾驶送货车等“遍地开花”,并从测试过渡到应用阶段,正不断向商业运营的方向迈进,为智能网联的转化运用提供了丰富场景。高效的转化运用体系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丰富的应用场景则是科技创新的“试验田”。我们要进一步健全“政—产—学—研—金—服—用”的“北斗七星式”转化运用体系,强化激励包容、支持探索创新,开放更多应用场景,切实提高“钱变纸”和“纸变钱”双向发力的效率。

微信图片_20230405143446

隆平水稻博物馆内袁隆平雕像 人民论坛网 宋畅摄

科技“突围”离不开各类人才雁阵的建设。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在隆平水稻博物馆,我们看到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在2020年突破了周年亩产3000斤大关,可多养活8000万人,让我们牢牢地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还有湘钢“焊神”艾爱国,他择一事、钻一行、终一生,在焊接领域耕耘50多年,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石岛湾核电站、京沪高铁、超级液化天然气船等多项超级工程,创造了50年间“零失败”的记录。打造科技湘军的“人才雁阵”,唯有完善“破除三唯”的评价体系才能让强雁振翅,唯有营造“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才能让群雁竞飞,唯有健全“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才能让雁阵高飞,进而让更多战略科学家、卓越工程师等领军人才倾情加盟,让千千万万高素质的大国工匠等技能人才近悦远来,把人才雁阵的“洼地”筑造成科技创新的“高原”。(作者:肖迪)

[责任编辑:王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