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内在逻辑与典型模式

摘 要:加强农村基层党建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供了良好契机。面对多样化的乡村治理格局,全国各地涌现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较好地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势能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深入剖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典型经验,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造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

关键词:乡村振兴 党建 乡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了重要部署。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坚持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尤其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内在逻辑

乡村治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有助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政治保障,而乡村振兴也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良好契机。

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包括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效能,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受诸多因素制约,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仍然存在某些薄弱环节,尚无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作用,强化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任重道远。因此,夯实农村基层党建基础,多措并举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有助于乡村治理的高效推进和实施,这也是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基层党建为乡村治理提供政治保障

由于我国农村基层党建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历年一号文件均从制度体系、组织设置、考核机制等方面作出部署,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充分的政治保障。但有的基层党组织对自身的定位和职能认识还不够清楚,对自身的价值和责任担当还比较模糊,“党管农村工作的优良传统”没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这种现实困境迫切需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治理效能,而加强基层党建是其重要解决途径。

加强乡村治理有助于提升农村基层党建水平

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后,农村基层党建的工作重心就要及时转移到乡村振兴工作上来。这就要求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把农村“五位一体”建设和党的建设统筹谋划,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进步。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政策支持和物资保障,乡村治理的生动案例和实践创新也为基层干部提供了锻炼机会和广阔天地,助力于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典型模式

我国乡村治理格局呈现多样化特点,基层党组织进行实践和创新的形式也不同。目前,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

“组织领办+技能培训+多元赋能”模式

该模式推行村党组织领办“乡村学校”,聚焦“思想政治、涉农政策、道德先锋、纪法知识、文明乡风、纠纷调解、共商议事、文体活动、心理健康”等培训,进一步激发乡村培训和知识提升新活力,全面提高基层群众能力素质水平,切实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多元赋能模式,解决不同利益主体多元诉求增长与社会服务供给失配、地方政府承担责任不断增长与服务权能有限、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多元与传统治理手段更新滞后等问题,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山东省胶州市,2021年出台了《胶州市村党组织领办“乡村夜校”的实施方案》,明确基层党委或党组织负责统筹“乡村夜校”创建和日常管理工作,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各类教育培训活动。按照点上打造、面上推开的思路,由基层党组织领办,夯实“乡村夜校”并进行专项考核,切实推动夜校创建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小夜校”成为家喻户晓的党建新品牌。同时,为持续放大培训效果,各夜校结合实际情况,衍生“同学会”“志愿者”等社会组织,各组织成员结合自身特长,围绕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使基层培训成为乡村幸福生活的助推剂。

“党建网格+城乡融合+优化配置”模式

该模式通过三级党建网格形成了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的简便务实管用组织体系,从而实现“组织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同时,针对乡村治理面临的治理要素不足、动力有限等制约因素,探索形成城乡融合新制度设计,因地制宜构建以城乡融合为特征的多元化乡村治理模式。不同的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自身实际探索更具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形成具有差异的多元化实践。比如,各村镇因地制宜制定和修改村规民约或居民公约,形成了各具特色、具有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村规民约,将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资源和要素有效下沉到基层农村。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把基层党建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改造、文化复兴等有机结合,将乡村治理与其他工作一体谋划、联动推进。通过重要事权清单管理让党组织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心骨,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让党员成为乡村治理的先锋队,通过动员机制让群众成为乡村治理的主力军,有效破解乡村党的领导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

“政府治理+社会组织+清单服务”模式

该模式坚持“以小见大”,妥善处理“小清单”,从权责事、人财物等方面加强乡村治理的各项事务,进行全链条清单制管理。通过党建引领和政府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外部组织孵化大量内生性的社会组织,聘请外部社工培养本土社工,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农村社区内部社会组织严重不足、人才短缺的短板问题,而且形成了改善政府行为效能、促进内外部社会组织融合的双向积极效果,探索转型时期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广东省汕头市近年来大力推行“清单制”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积极探索推进村级“小清单”制度,有效规范了村级权力运行,减轻了村级组织负担,提升了为民服务能力。通过推进村级组织权力职责规范化运行,净化基层政治生态,妥善处理党群干群矛盾。

“融合共建+社会共担+多元共治”模式

该模式在乡村振兴中将党建向基层延伸,把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对治理主体进行“多元融合”。通过以党组织为基础,以彼此协作为准则,以整合优化为保障,推动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领导作用,构建“共建+共担+共治”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格局。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中建立起驻点直联制度、专项考核制度、人才孵化制度、司法调解制度等,力图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推进过程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有章可循。

四川省绵阳市积极探索融合共建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新模式,通过“微治理”的党建工作,激活乡村治理的基层力量。通过汇总和收集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将乡村治理的各环节和重要内容进行充分协商和酝酿,充分体现民主议事的自治氛围。同时,由基层党组织牵头,组建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体系,搭建乡村治理综合多维框架,提升群众参与感和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力量。

乡村振兴背景下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从上述各地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典型模式中,深入挖掘和归纳总结有益经验,有助于塑造新时代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新模式。

加强党建政治引领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力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潜力和战斗力,在带领农村群众奔赴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可以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关键。

党建的政治引领力来源于乡村振兴的领导核心。要通过简化监督考核形式、优化党组织的监督考核机制,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的实施成效,增强集中统一领导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加强党建的政治引领力还要开展规范化的组织生活,完善组织制度与组织管理,切实解决乡村振兴中基层党组织的涣散化与边缘化等问题。

夯实党建组织引领力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既要提升广大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更要增强基层领导干部在乡村治理中的责任感,不断强化工作举措,激发村干部队伍活力。要大力开展党员亮身份行动,让基层党员时刻感受到自豪感和责任感,勇于在乡村治理中主动作为。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还要让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逐步改善乡村治理的结构性矛盾,营造出干群关系和谐的技术学习和乡村治理氛围。

夯实党建组织引领力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关键所在,也是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实践场域中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前文所述的“组织领办+技能培训+多元赋能”模式和“党建网格+城乡融合+优化配置”模式等,均是有效发挥党建组织引领力的典型案例。通过健全完善乡村振兴组织体系建设,加强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等多主体协同,激发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有助于因村施策和大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能够有效实现乡村治理中的要素整合和优势互补。

增强党建价值引领力

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作用的有效发挥,关键在于实现党建引领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通过分级构建基层治理组织体系,制定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考核办法,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形成党建工作的良好态势。在健全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机制方面,要特别注重培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培育有责任有担当、深得群众认可的后备力量。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价值引领力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精神支撑,也是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乡村基层社会中的有效途径。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领导核心。乡村基层党组织要以“关键少数”思想道德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价值引领力,发挥其引领带动与率先垂范作用,推动基层党员带头不断提升综合素养,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治理。

提升党建制度引领力

构建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是乡村振兴中的基础性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推动乡村治理和稳定农民未来预期。基层党组织应通过共治共享来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工作,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有机嵌入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之中,让社会资本能够有序参与乡村振兴,缓解地方财政和农村公共服务压力。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引领力是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重要保障,确保乡村振兴行动在权责共担、利益共享与协同共治的制度体系框架内运行。基层党组织应当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充分发挥民主协商作用,构建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来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以利益共享、权责共担与协同共治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和加强规范性的制度建设,围绕农民关心的金融保障、农业补贴、产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问题,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巩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已有制度性成果。

【本文作者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乡村振兴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7207409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22A1515010190)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王 克/美编:王嘉骐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