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北去奔腾向前,时代潮流势不可挡。4月2日,“好评中国·走进湖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湘江评论》旧址,参观了《湘江评论》主题雕塑、《湘江评论》陈列馆、修业学校校史馆等,致敬为民发声的时代呐喊。
在橘子洲头读懂共产党人凝聚新时代磅礴伟力的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看“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时代画卷渐次舒展,仿佛看到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用满腔赤诚和坚定信念接续唱响青春之歌。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青年有担当,发展有未来。新时代青年只有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才能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勇毅前行,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书写更加嘹亮的青春之歌。新时代青年只有把担当作为的精神体现在勇担使命上,把担当作为的劲头集中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才能在“万类霜天竞自由”中展现新时代的新作为。
《湘江评论》发时代之先声,青年担当促民族之觉醒。重温毛泽东同志“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的政治宣言,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的殷殷期盼,中华儿女的心澎湃如昨,中国青年的血依然炽热。也正是有了时代新人心系“民之所向”的赤诚,才有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告白;也正是有了时代新人胸怀“国之大者”的理想,才有了“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时代强音。永远跟党走,幸福向未来,时代新人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担得起责任、顶得住压力、拼得出血性,才能不断为强国复兴贡献更多磅礴力量。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伟大时代来之不易。在湖南博物院看现代化博物馆如何讲述穿越千年的中国故事,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新时代新征程,践行担当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本领和能力。青年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平凡的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洒落的每一滴汗水,都是在为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贡献自己的力量。“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不仅是青年人书写青春之歌的厚重底色,更是青年人勇于担当作为的真实写照。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更多青年提升迎难而上、向难求成的能力本领,也必将有更多创新、奋进的逐梦故事汇聚成河。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追逐梦想必须担当作为。在隆平水稻博物馆,我们感受到“国之大者”守护粮食安全的使命精神。“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责任贵在担当,担当才有力量,建设农业强国的新征程需要更多科技工作者沿着袁隆平的脚步,继续追寻着“禾下乘凉梦”。
每一个时代有每一个时代的课题,每一代人也有每一代人不同的任务。在湘江新区体验智能网联时代,我们越发清醒地认识到,担当作为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需要,时代青年有硬脊梁、铁肩膀,祖国发展才会有希望有前途。青年要用脚步丈量奋进的中国,用汗水灌注美丽的中国,用行动致敬可爱的中国。我们坚信,伴随着敢干实干的强劲号角,越来越多的人铸就践行担当的宽肩膀,提升践行担当的新本领,增强践行担当的硬实力,伟大复兴的梦想就能早日实现。(作者: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副教授 王运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