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街道社工站开展了“家校社”拓圈之旅活动,活动报名通道一经发布随即被“秒杀”,15组亲子家庭来到了科沃斯创想科技馆参观体验,一同见证时代科技的进步,畅谈美好生活的到来。据了解,这是太湖街道社工站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圈+校企互助圈+社工服务圈+社区治理圈”四圈深融公益生态,深度挖掘本土红色资源的又一次尝试。
近年来,吴中区太湖街道围绕“吴中未来城市中心”“未来之城、活力湖区”定位,聚焦城市治理,从精细化城市管理、智慧赋能城市治理、社会综合治理三个维度着手,不断积极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完善。
2022年吴中区太湖街道启动社会工作站建设,以坚持党建引领,助力基层治理为目标,以“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为行动指引,在“红领5次方”党建工作体系下,积极构建“5次方·益空间”社会工作站品牌,致力成为未来社区治理服务的枢纽支持平台,着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民生服务的“最后一米”。
坚持红色领航,激活社工站活力
太湖街道社会工作站于2022年7月启动,紧紧围绕“党建引领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主线,积极探索社会工作践行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为民服务的有效路径。2022年9月底,太湖街道社会工作站党支部正式成立。2023年1月,苏州市民政局公布了对于2022年度全市“争创红色社工站 争当红色社工”评选结果。吴中区太湖街道社工站获评2022年度苏州市优秀“红色社工站”。
支部以“党建+公益”的形式,通过“筑牢红色堡垒”“赋能红色社工”“激发红色效能”“做实红色服务”“整合红色资源”形成党建引领社会工作高质量的聚变作用。社工站党支部走基层访需求,进一步掌握辖区居民群众服务需求,梳理需求清单、服务清单、资源清单。随后,太湖街道社工站党支部在社区打造“三分协商”议事平台,服务居民解决文明养宠等焦点问题;开展社区微公益创新大赛,挖掘党员骨干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打造“家校社”共育平台,协同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实验中学党员教师,为辖区青少年成长助力。
品牌引领,站室同频一体化推进
太湖街道社会工作站以五社联动为内核,沿筑新空间、育新人才、焕新品牌、出新组织、构新生态的品牌架构,推进“站室一体化建设”。太湖社工站着重发挥枢纽功能,依托社工室下沉社工站专业社工服务力量。
社工站通过走访调研形成居民服务需求清单,在融湾、颐湾社会工作室分别落地实施“携手共育,扶芽成荫——融湾社区家校社联动共育儿童成长护航、三分协商·治理有方”协商议事平台建设等服务。其中,融湾社区社工室以家庭教育需求为中心,整合居民骨干资源,护航社区儿童成长,助力融湾社区成功获评苏州市第二批“儿童友好社区”融湾社区。此外,社工室还孵化出了融湾“小童志”、颐湾社区“蝉鸣益声”接地气、高活跃度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
提优增能,组织人才耦合式成长
为引导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长期扎根社区,更好推进社区治理创新,太湖街道社会工作站搭建社工人才赋能平台和自组织培育成长平台。通过策划开展“英才计划”,社工站为社区工作者和在地服务社会组织提供能力建设与督导支持服务。同步,启动“益行太湖,共创未来”社区微公益创新大赛,通过撬动2万元社区慈善基金的注入,以项目化形式落实社区服务。
经过项目评审及优化,最终由融湾社区小童志队伍、融湾社区“扶芽汇”家长互助小组、颐湾社区睦邻会队伍、逐梦太湖志愿队、融湾社区融善乒乓球队、颐湾社区新颐园舞蹈队、汇川技术志愿者协会分别开展社区志愿服务类、社区协商民主类、社区治理类、社区文化类等7个在地公益服务项目。太湖社工站依托大赛平台,提升居民参与积极性,促进群众身边问题的解决。此外,大赛实行以陪伴式督导的形式协同推进项目开展,社工站通过遴选英才计划中优秀成员成为在地“督导种子”,由“督导种子”为每支参赛队伍提供持续的跟踪支持。该举措既助推社区社会组织实现自身专业化、组织化,又提升了在地“督导种子”的督导技术。
扩圈拓维,公益生态纵深式建设
太湖街道社会工作站以“资源整合者”的定位,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圈+校企互助圈+社工服务圈+社区治理圈”四圈深融公益生态,打造具有社会动员能力的社会工作综合服务平台,推动社会工作站向纵深发展。通过与辖区群团部门及其他党支部密切联动,深度挖掘本土红色资源。同时,联动辖区内大型商业综合体、上市企业等单位力量,充分调动社区慈善资源,共同参与基层治理。截至目前,社工站已与华中师范大学苏州实验中学、苏州湾实验小学、汇川技术、科沃斯集团、永旺梦乐城等校企达成初步合作,分别以投入服务、人力、场地资源的形式参与其中,共同助力公益生态建设。
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街道社工站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培育“五社”要素,探索“五社联动”机制,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为人民群众服务,以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做到扛牢民生责任,把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米”工程,真正的落实在居民家门口。(苏州市吴中区太湖街道党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