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
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就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着力解决他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郝庄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秉承“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服务理念,着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优质、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幸福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由“乱”到“治”,由“繁”到“简”,将基层“矛盾线”逐步转变为平安“和谐线”,凝聚起了城市基层治理、市域治理的最大公约数。
畅通渠道 多角度倾听好声音
通过网格微信群、社区便民电话、线上问卷调查等方式随时随地反映、评议发现存在的问题及其他合理诉求,社区工作人员将问题、诉求及时收集、记录在“民情民意记录册”。
在各小区显眼的位置或方便群众随时投送的地方设置“民情民意箱”,网格员每周一收集整理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做好登记汇总工作。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敲门听民意”“小板凳谈心”等方式,倾听最广泛、最真实的基层群众声音,了解居民、商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对社区事务的意见建议。
分析研判 多维度筛选好议题
通过走访调研、多方恳谈,征求群众意见,召开“民情民意分析会”,了解居民所需,分层分级进行筛选。分层—根据利益相关主体,将居民的诉求分为个人、社区和公共利益三类议题。分级—“三最”及时议。针对群众最迫切、最困难、最期盼的问题。开通议事绿色通道,在接到议题24小时内进行汇总分析汇报。“三高”重点议。围绕群众关注高、呼声高、频次高的重点类型问题。依据问题领域向权威人士发出邀请,召开专题议事会。“三易”定期议。固定每月11日、21日为说事议事日,将易沟通、易协商、易解决的问题分批商议。
联动参与 多主体确定好方案
采取“固定+多元”的议事模式。固定成员主要包括社区工作人员、居民代表,负责统筹引导议事协商整体工作;多元成员包括物业、驻地单位、业委会、“两代表一委员”、新业态群体(物流、外卖、直播),根据议题相关利益主体,确定参会代表。
各方代表参与,确保方案最优。组织居民代表、“两代表一委员”成立议事组,召开“同心议事会”,就相关议题进行研判,确定最优解决方案。专业人才参与,确保决策精准。将有技能、有特长、有思想的专业人才聚集起来组建专业智囊团,集百家之智慧,取万家之能量,围绕社区居民关心的重点、难点进行探讨,提出专业意见和建议,切实发挥好智囊团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驻地单位参与,确保执行高效。将郝庄镇人民政府、服装城集团、双塔公园、郝庄镇中心卫生院、郝庄消防救援站列入资源库,就党建、商业、文化、医疗、卫生、消防等问题进行共商共治。
清单管理 多举措共办好事情
实行清单管理,项目推进,建立项目执行规划清单、项目推进标准清单、项目办理结果清单,确保方案执行有力有效。
建立项目执行规划清单。按照方案要求,明确具体推进步骤、时限要求、责任人,倒排工期,狠抓落实,严把进度关,时限明确化。落实项目推进标准清单。对照群众诉求,参照方案要求,明确阶段性任务的实施标准,落实责任分工,跟踪督导落实,及时查漏补缺,严把质量,标准严格化。公开项目办理结果清单。通过社区公示栏、网格工作微信群等渠道对办理结果进行公示,方便群众及时掌握问题处理进度,在所有议题处理完成后,均向辖区内群众公开处理情况,接受群众评价,全程做到“议题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严把结果关,全程透明化。
民主评议 多方位显现好成效
党员群众大家评。对社区党组织决议事项、公开承诺内容完成情况,通过发放群众满意度测评表、回访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党员群众的评价。本级组织自身评。社区党组织结合决议事项、公开承诺内容完成情况和成效,撰写自评报告,按百分制标准打分,找差距、寻不足,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级党委综合评。上级党委每季度召开考评会,对社区工作进行综合评议,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档案等形式,细化评分,综合班子成员打分和职能科室打分情况,以及社区自身建设、经济建设管理、社区自治建设、为民服务、社区和谐稳定等方面情况,形成综合评价意见。
通过五步议事法,有效地解决了居民之间的矛盾,拉近党群关系,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充分体现了党组织顺应民意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增强了社区的亲和力和居民的归属感,盘活小区资源,充实小区治理“资源库”,调动广大党员为提升小区治理水平建言献策,这些“星火”力量能汇聚成大合力,推动解决社区民生实事。逐步形成“邻里问、邻里提、邻里议、邻里办、邻里评”的浓厚氛围。(中共迎泽区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