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地方要闻 > 正文

“南繁”半生 他有一个供销良种梦

在海南陵水一片绿油油的稻田里,有一个“农民”,他戴着斗笠、穿着胶鞋,时而蹲在田里观察稻苗,时而拿着笔记录着水稻生长情况。这位“农民”叫吴田根,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水稻老专家,就职于浙江省平湖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所属企业平湖市惠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每年,他都要从浙江平湖只身一人赴海南陵水,开展为期半年的南繁工作。

1976年,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当时,嘉兴地区常年种植的“老三代”水稻品种抗病能力弱、产量低,容易发生大面积、危害性的稻瘟病,一些重病田块几乎到了颗粒无收的地步。为此,平湖县原农业局计划选派一批农业技术骨干,前往海南开展水稻新品种制种、繁种工作。“这是个机会,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技术,帮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吴田根说,他在农村长大,从小目睹农民艰辛劳作的不易,时常思考怎么能通过种粮提高农民收入。于是,他果断报名。由于技术过硬,吴田根成功入选。

成为“南繁人”的第一年,吴田根二十岁。带着批准选定的杂交水稻品种“汕优2号”“汕优4号”,吴田根一路南行,来到海南陵水繁种基地。从整地、催芽、下种、插秧到田间管理、选种……吴田根每天5点不到就钻进试验田。在试验田里,顶着烈日一站就几个小时。欣慰的是,“汕优2号”“汕优4号”于翌年在平湖成功推广种植,解决了当时平湖地区水稻抗病能力弱、产量低的问题。吴田根回忆说,那时,每年丰收季一过,许多农户就会前来跟他道喜,并预订来年的稻种。“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说起第一次南繁,吴田根满是笑容。

南繁工作艰苦,也枯燥。每年12月初,吴田根都会将嘉兴农科院所选的新品水稻种子,送到海南陵水繁育基地,到5月初收割后,再将种子带回平湖,赶在当年夏种时节,在平湖繁种基地进行二次繁种。这也意味着,每年,他都要独自离家半年。“47年来,我的春节都是在海南岛育种基地度过的。”吴田根说,是为农的初心和对南繁工作的热爱,支撑着他一路走来。

正是在一批吴田根这样“南繁人”的不断努力下,扩繁水稻品种在平湖市的推广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种植地区覆盖浙江、安徽、江苏等地,每年推广面积在20万亩以上,为平湖市水稻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吴田根,生在田里、扎根土地。吴田根说,这个名字寄托着他父母给他的期许。“我深深感知,每个水稻品种都是种粮大户来年的期许,粒粒辛苦、颗颗珍贵。”谈到今后,吴田根表示,他将继续践行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宗旨,坚持在水稻品种南繁工作的第一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供销力量。(作者:张春美 丁文,平湖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责任编辑: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