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以生态循环农业促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官山实践

《“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绿色是农业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路径,更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江苏省睢宁县官山镇以争创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镇为目标,在做大做强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业废弃物利用体系,开拓出了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的三型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了绿色低碳与共同富裕的双丰收。

2023年2月,人民论坛组织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研究机构和知名高校的专家组成人民智库课题组,赴睢宁县官山镇进行实地调研和专题座谈,以期深入了解官山镇的生态循环农业实践,挖掘官山镇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有益经验。

睢宁地处江苏西北的苏皖交界处,有“水陆之要冲,南北之襟喉”的声誉,也是古黄河文明、两汉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古时的下邳国到今天的睢宁县,四千年的风雨为当地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遗产,季札挂剑、圯桥进履、关羽三约等发生在睢宁的历史典故至今仍广为流传。官山镇位于睢宁县南部,南与安徽省泗县相邻,北距睢宁县城11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25平方公里,下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8.2万人,可耕地总面积约11.2万亩,具有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便捷交通条件与适宜的气候条件。近年来,官山镇在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的基础上,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导向,以三产融合发展为重心,不断完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初步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的农业发展之路,实现了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官山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现实背景

官山镇矿山资源丰富,石灰岩品质高,山红土储量大,自古就是石材生产重镇。在本世纪初期,已有500多个采石山塘、8个砖瓦厂、3个水泥厂、11家石灰厂、500多部石子机、700多家水泥制砖制瓦专业户,就业人数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35%以上,收入占群众收入的50%以上。常年的矿山开采导致岩矿资源告急,山体资源环境破坏严重。2009年,睢宁县相继“封窑”砖瓦厂、“封山”矿山、“禁烧”秸秆,当地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等多重压力,官山镇政府重任在肩。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农业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迫切要求,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官山镇政府在认真分析本地自然资源与人文社会特点后,三任党委以政府为主导,以“绿色”为理念,以“三产”融合为统领,以生态恢复为起点,以招商为抓手,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突出链条化、市场化、项目化“三化”原则,注重对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利用,不断以扩大再生产、完善产业链的方法处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的废弃物,坚持发展循环农业,构建了科学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历时十余年,官山镇在破旧的矿坑上建造出了一片循环农业的绿洲,正是这一系列曾由于“条件所迫”所采取的智慧举措,让今天的官山镇成为了国家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睢宁县也获评“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先进县”。

生态循环农业的官山发展之路

官山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着重强调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关键环节,构建了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产品优质安全的循环农业发展格局,初步走出了一条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为构建农业生态循环体系,官山镇的举措主要体现为两个重点。一方面,围绕食用菌、生猪、肉鸭、奶牛四大主导产业,紧盯农业招商生命线,为生态循环农业做强产业链,扩大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拉长产业链。官山先后引进一批综合实力强、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好的农业龙头企业,推动食用菌循环产业链、生猪循环产业园、肉鸭循环产业园、奶牛养殖基地“一链两园一基地”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集群建设。另一方面,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不断拓宽农业废弃物使用渠道,积极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废弃资源利用方式的高效转型,以食用菌种植和蚯蚓养殖丰富简单的种养循环,实现了农业废弃物充分资源化循环利用。官山围绕肥水还田打造延链产业,处理畜禽粪便产生的沼液,探索以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构建“养殖—粪水无害化处理—沼液沼渣还田—饲料加工”体系,从而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基于以上两个重点,官山镇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第一,围绕秸秆基料化构建的“秸秆—食用菌—营养土—多肉植物(无土栽培”和“秸秆—食用菌—有机肥—农作物”循环模式。分为几个主要步骤,首先是秸秆的收、储、运环节。官山镇通过创新实施“秸秆收购企业+镇级农业公司+村级合作社+种植户”收集储运模式,建立了以政府为引导、企业和收储组织为轴心、村级合作社为纽带、农户广泛参与的市场化收储运体系,不仅解决了秸秆禁烧难题,也收储了5万吨/年规模以上的秸秆资源,由农业公司牵头与辖区需要秸秆的公司签订秸秆供应合同打捆售卖,一体化的秸秆综合利用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备。其次是食用菌“吃”秸秆环节。秸秆粉碎后,同动物粪便发酵,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优质养料。江苏众友兴和菌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官山镇的农业龙头企业,其主要产品双孢菇的秸秆消耗量极高,双孢菇年产量达4万吨,年消耗秸秆可达6万吨,镇里离田秸秆多数消耗于此。最后,食用菌废弃的菌渣制成营养土和有机肥。食用菌废弃菌渣中含有丰富的菌体蛋白、多种代谢产物及未被充分利用的营养物质,这些菌渣与动物粪便等经过陈化、粉碎,混合发酵做成营养土、有机肥等产品。一方面,营养土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每年可销售1.5万吨,消耗菌渣3万吨,用营养土栽培的多肉植物等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也实现了较高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菌渣制作成有机肥,用于当地农作物的栽培,多数用于官山镇经济苗木种植基地项目、瓜蒌以及虾稻田种植中,其中,瓜蒌种植作为官山“三乡工程”项目,其“政府+企业+村集体+项目”共同发展致富模式的经济性和操作性已得到实践验证,目前已种植3000余亩。此外,按照国家统一要求,全镇对秸秆的简单循环利用也不放松,全镇每年秸秆机械化还田5.5万亩,直接还田率达31.5%。

第二,围绕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的“生猪(肉鸭、奶牛)—有机肥(沼液)—农作物”循环模式。首先,秸秆可制作成优质青贮饲料、生物发酵饲料,为养殖业的奶牛、水禽、生猪等提供饲料。养殖禽畜的饲料由小麦秸秆按配比混合而成,永浩牧业、桂柳集团、德康农牧、佳盛源、温氏集团、正邦集团等当地龙头养殖企业都是秸秆消耗大户,养殖业的发展也为当地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其次,养殖动物吃完秸秆排出的粪便进行干湿分离后,干粪便被送往官山镇畜禽废弃物处理中心加工成有机肥、生物菌肥,沼液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输送到苗木根部土壤区,既节省肥料开支也能促进楸树、无絮杨培育示范林的林木生长,消耗大量养殖粪水,极大减轻了周边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同时,养殖场还建立了沼气站,将粪污水进行沼气发热、发电,供养殖场使用,余电进行上网发电。最后,沼气使用后产生的沼渣、沼液可作为肥料进行农田灌溉,改善土壤品质,用于种植莲藕、小麦、水稻、瓜蒌等农作物。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保育的官山硕果

官山镇通过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化利用、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林畜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结出了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发展友好、生态有效保育的累累硕果。如今的官山镇已实现生态有恢复,农民有就业、企业有效益、镇域有发展,成为徐州市“无废城市”建设的样板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对于官山镇生态循环农业的累累成就,课题组专家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生态产业学科首席研究员朱立志指出,官山镇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运行通畅、成果丰富,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效率较高,动静脉产业做到了有效配合,切实促进了当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官山镇的生态循环农业实践成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项目持续完善,质更优、量更大。“十三五”规划以来,官山镇累计实施农业重大项目15个,完成投资额80亿元,温氏、佳盛源、桂柳饲料、奔力油脂、生猪屠宰等项目先后竣工投产,锦浩奶牛、循环农业服务中心等项目按序推进,大量优质的农业项目每年为官山镇经济发展创造巨大价值。

第二,资源节约成效显著,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官山镇通过不断创新科技农业合作管理体制,加强国内外先进农业企业的沟通对接,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已累计建设11处、共计10万平方米的秸秆存储大棚,年收储2.8万吨小麦秸秆,每年带动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达30万元。畜禽废弃物处理中心年处理菌渣及养殖业废弃物30万吨,生产高品质有机肥10万吨,年销售额2亿元,每年可获利2000多万元。

第三,生态保育持续向好,生态循环越转越通畅。围绕秸秆基料化、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打造的两大循环模式在官山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和落实,农业废弃物实现了资源化循环利用,农业面源污染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业生态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复育,通畅运行的生态循环农业进一步推动了官山农业绿色发展,促进了当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循环“绿”与共富“金”交相辉映的官山经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农业经济、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关系到农村社区反贫困成果能否长期巩固。课题组专家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吕鹏指出,过去很多地方走工业化、城镇化路子,导致农村与城市高度同质,却没有激发乡村生活模式本身的特色、魅力与优势。新的农业农村发展要坚持“系统性思维”,将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维度统筹思考,实现系统的最优化。探索生态、生产、生计和劳动力之间的互动模式,将为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官山镇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基于现有生态环境条件、循环农业技术、农业生产要素,实现了系统性价值提升,为相似农村地区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值得肯定。

近年来,官山镇立足资源禀赋,守住绿色发展底线,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聚焦“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的发展方向,全力推进“全国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区”“美丽宜居新官山”的建设,突出农业产业项目建设,着力完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链,作出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官山镇党委副书记杜健介绍说:“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官山做强生态循环农业链条的重要抓手。”课题组研究认为,正是因为官山镇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化利用、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林畜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才实现了当地的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加速推进,构成了新时代生态循环“绿色”与共富“金色”交相辉映的官山美景,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经验值得推广。

变废为宝,废弃物集成新资源。官山镇党委书记何平说:“生态循环农业的重点在于处理好种养殖业的废弃物,利用起来要体现废物利用的环保效益。”面对过去采矿业的废弃矿坑、种植业的废弃秸秆、养殖业的废弃粪便等“三废”棘手难题,官山镇实施三大举措变废为宝。其一,响应国家生态恢复政策,整理矿山、砖瓦厂、废弃矿坑,恢复水面面积2838亩,恢复增加工业用地、建设用地指标1648 亩,打好招商“地基”。其二,利用省财政政策性资金补贴成立嘉农公司,添置秸秆打捆、存储机械,建设共计10万平方米存储大棚,整合村级合作社,保证10万亩耕地秸秆的收购、存储。其三,拉长产业链,变垃圾为资源,变负资产为有效资源,40万吨/年规模的养殖业废弃物通过市场化集聚,为官山有机肥加工业的发展“铺好路”。

因势利导,新资源助力新产业。官山镇充分发挥在生态恢复中所集成土地资源的地租、地价与指标优势、秸秆粪便的规模成本优势,因地制宜招引龙头企业,搭建新产业框架。其一,在矿坑型土地资源上发展高端种植业。把握众兴菌业长三角生产布局的机会,建造恒温智能育菇房、发酵隧道,生产培养基基料化解秸秆鸡粪等。食用菌业的蓬勃发展正是对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树立大食物观”的生动实践。“大食物观”提倡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一方面在开发着食物来源的多途径,另一方面也在拓宽返乡创业就业的渠道。其二,以秸秆可再生资源发展规模养殖业。先是引入炫烨生物发酵、开启饲料、桂柳牧业等公司,充分发挥秸秆规模优势及养殖业招商优势,后引入永浩牧业、温氏集团、德康农牧、佳盛源等养殖业公司,不断扩张养殖设施规模。其三,用粪便低成本资源发展加工业。整县推进畜禽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资金支持,官山镇政府通过与江苏思威博公司合作建立友田公司,消解畜禽废弃物及菌渣,成为推进高品质有机肥生产的“发动机”。

阐扬光大,延展“链”完善“绿”循环。官山镇通过加强产品深加工与新增产业废弃物资源化处置,持续延展生产链,完善生态循环农业框架,两手抓好镇域生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一方面,突出产品深加工,延展高端生产链。支持佳盛源公司投资建设商品猪屠宰分割、冷藏生产线,与上海悠纯公司签订合同建设乳制品加工厂。另一方面,突出新增产业废弃物处置,延展生态生产链。一是壮大菌渣加工生产链,由星米达公司等消解菌渣并栽培多肉植物,15家电商加工营养土,嘉农公司用作底肥种植养殖稻虾田,友田公司生产优质有机肥。二是发展沼液处置生产链。养殖业废弃物粪便经干湿分离,干粪用作加工有机肥原料,溶液通过厌氧发酵罐发酵产生沼气与沼液。永浩奶业配置沼气发电机发电,友林、及时雨等公司建设地下管网引入沼液作为优质液态有机肥,用来栽植、栽培优质的木材、药材、食材,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得益彰。

官山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进阶对策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2022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提出要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这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在我国各地乡村振兴的万千实践探索中,官山镇生态循环农业的成果与经验值得认真总结。面对一道应答十余年的生态考题,官山镇作出了出色的回答。如今的官山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在坚定不移走“循环农业强镇”之路的过程中,实现了产业兴旺、镇村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一个个目标。官山镇党委书记、镇长何平说:“生态循环农业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这是我们官山‘强、富、美、高’新的起点。”

对于像官山镇一样具有农业发展优势的地方而言,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绿水青山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优势和骄傲,都应当成为其发展的不竭动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对官山镇而言,有以下几项未来发展的重点。

统一企业形成集团化规模发展。通过统一企业形成集团化规模发展,将各企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解决,充分利用公共资源,降低各环节成本。课题组专家、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吕鹏指出,由官山镇政府牵头创办以镇为核心的集团,该集团囊括的官山镇生态循环农业相关企业应作为镇集团的子企业运营,促进系统性价值提升。

加强农业核心科技,构建数智生态循环农业。202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的绿色发展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发展的时代产物。课题组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生态产业学科首席研究员朱立志指出,要用高效生态农业的核心科技——中医农业技术体系助推数智生态循环农业,全面提升生态循环农业系统中的物质转换和能量传递效率,增加循环经济价值增长空间,阻断农业种养循环的污染链。

加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课题组研究认为,在统一企业形成集团化规模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牵头,加强地区品牌以及地区产品标准的构建,注重发展地域文化品牌传播的影响力,挖掘并发扬官山镇的丰富历史文化,打造文化与数智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文化旅游产业。

【执笔:人民智库研究员 邓楚韵】

责编:刘苏毅/美编:石 玉

责任编辑:张宏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