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党政干部谈治理> 正文

积极财政政策全力支持经济社会恢复向好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开局之年。党中央要求,2023年经济工作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观察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中的相关内容,积极财政政策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服务于促进经济社会加快恢复需要,服务于民生需要,为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持。

保持必要的支持强度,财政收支规模创历史新高。预算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21.7万亿元,支出预算支出达到27.5万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6.7%和5.6%。如果从“四本账”的情况看,2023年全口径的政府收入为41.01万亿元,支出为49.45万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这表明,2023年财政部门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扩张特征明显,支出强度较大,以支持疫后经济社会的全面恢复,促使经济运行早日重新回到正常轨道。从相对比值上看,以“四本账”计算的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为33%,保持在历年的正常水平。这表明,2023年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并不是以增加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为代价的,而主要是通过统筹赤字、专项债、财政贴息为主的各类财政工具来筹集资金,主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创新政策工具来支持支出规模的扩张。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国内需求不足、预期不稳、一些地方财政收支压力较大等问题,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财政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一方面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控制各类非必要性支出。一是加力促使国内需求恢复。针对当前居民需求不足方面,2023年财政加大了对流通保供体系建设、货运枢纽补链、县域商业建设、外贸新业态、自贸区建设等方面的支出,补齐加强各类消费基础设施,为消费回暖、升级创造条件。二是加大了对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保障国家粮食能源安全等方面的支出。2023年科学技术支出增加3.8%,粮食物资储备支出增加13.6%,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上调到133亿元。三是始终突出民生这个重点,持续加大资金支持。2023年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5.3%、14.3%和8.8%,仍然高居“支出榜”中前三名。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等多项专项资金、财政补贴标准均有一定比例的增长。四是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增加到13万亿元。受此前疫情及其房地产市场变化的影响,部分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减少、支出有所增加,财政持续紧运行的状况比较突出。为了保证地方政府的正常履职需要和经济社会的大局稳定,2023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和保障力度,共同事权转移支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三项合计达到13.9万亿元,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的72.4%,为地方做好“三保”工作、加快巩固经济社会恢复向好势头提供了较好的财力保障。五是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严肃财经纪律。结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央国家机关将一律精减5%的编制,相应支出同步缩减。一般性公共支出已经过多年压减,2023年保持不增加的趋势。严肃财经纪律,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继续强化“三公”经费管理。不该上的项目一个不上,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将节约出来的资金用于改革发展更加急需的方面。

提高与经济社会的适配性,深化财政改革永远在路上。2023年财政持续深化改革,向全面建成现代财政制度持续发力。一是规模性减税降费政策转向更加注重精准性和针对性。受疫情影响,2022年我国宏观税负已下降到13.8%,财政紧运行的压力较大。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前广大企业对于政府的需求已经从前几年的减税降费改变为经济社会持续向好的期盼,改变为对稳定的、可预期的生产经营环境的强烈渴望。为此,2023年的税费政策进行了因时应势地调整,一方面该延续的延续,继续保持对小微民营企业的大部分税费优惠政策,强化年度间政策衔接,防止出现政策断档或急转弯,为中小民营企业加快回血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另一方面该优化的优化,突出重点支持对象,加大对制造业、科技、粮食能源等重点领域支持力度。同时继续优化我国税收制度,加快推进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制度的相关改革,进一步增强税收制度与快速变化的经济社会格局之间的产业适配性。二是进一步健全现代预算管理制度。通过多年努力,我国现代预算制度已基本建成。在此基础上,2023年将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的广度,将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扩大到政府收支的全过程。大力推进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及其动态优化调整,提高预算管理的精度。实施全面绩效管理,切实做到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三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理顺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健全权责配置更为合理、收入划分更加规范、财力分布相对均衡、基层保障更加有力的省以下财政体制。

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保持财政可持续。一般而言,衡量财政可持续的主要指标有两个:一个是赤字率,一个是债务率。过去五年,我国财政赤字率总体上保持在3%的安全线内。2023年我国财政赤字率继续按3%安排,较2022年的2.8%只增加了0.2个百分点,与此相应的5100亿元的债务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从债务率上看,2022年我国各类政府债务的总规模为60.65万亿元,负债率在51%,保持在60%的国际公认安全线以内。另外,为支持经济增长,2023年拟新增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务3.8万亿元,虽较去年略有上升,但增幅不大、安全可控。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入,重点积极支持科技攻关、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基本民生、绿色发展等领域。与此同时,2023年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放在突出位置,对一些可能出险的区域和领域提前做好监测预警,优化资金调度,努力将风险消弭在初期,维护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教授)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积极财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