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智库 > 正文

精准医疗:如何让人谈癌不色变

徐兵河,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药(抗肿瘤)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乳腺癌关键技术研究与抗肿瘤新药研发,建立了个体化诊疗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策略,显著提高了患者生存率,引领我国乳腺癌实现个体化精准医疗的重大转变,推动我国抗肿瘤新药创制进程走向国际。曾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10年来,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为阻击困扰群众多年的各类顽症提供了有力支撑。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我国最新的癌症统计数据。报告说,每天有超过1万人被诊断出癌症,平均每分钟8例。根据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是全球癌症发病率最高的三种癌症。为了对抗癌症这一“人类公敌”,2011年,精准医疗的概念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它建立在了解人体个体基因、周围环境及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是一种新兴的疾病治疗及预防方法。2015年3月,科技部召开我国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提出了中国的精准医疗计划,明确到2030年前,我国将在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那么,对癌症来说,精准医疗比以往的治疗手段好在哪里?它能否让我们不再谈癌色变?

精准医疗的优势明显

肿瘤精准医疗是指通过生物学、遗传学、分子影像等现代技术,结合病人的内外环境和临床大数据,实现精准和实时动态的肿瘤分类与诊断,制定个性化的预防和诊疗方案。

精准医疗像一个精确的制导炸弹,可以指到哪儿,打到哪儿。精准医疗最常用的一种药就是靶向治疗药。精准医疗实际上是从乳腺癌开始的,以乳腺癌做一个例子,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精准医疗。乳腺癌主要分为四个亚型,根据不同的分子亚型进行个性化治疗,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比如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乳腺癌,就是一种容易发生转移,并且对化疗反应较差的癌症,这类患者约占乳腺癌患者的1/4。在过去的20多年里,针对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靶向药不断问世,虽然让这类患者的治疗情况不断改善,但是其耐药性仍然是个难题。而且,之前的靶向药都是国外公司的产品,特别贵,我国的病人要承受病痛与经济带来的双重压力。能否在技术上取得突破,研制出属于自己的新靶向药呢?

吡咯替尼成为中国创新药的一个分水岭,差不多接近20年的时间,都是国外的靶向药统治中国的市场。靶向药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比如说曲妥珠单抗,当时的价格是每支25800元,一个病人大概一年需要16支左右,一年差不多就要用接近40万元人民币,10年以前,一个病人要自己负担几乎是不可能的。自从我国自己生产的药上市以后,国外的药物价格一下就降下来了,慢慢地退出了中国市场。我个人感觉这是非常有成就的一个研究成果,既给病人降低了治疗费用,医保也减轻了负担。最关键的是,给病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选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精准医疗的优势明显,15—20年前,肺小细胞肺癌唯一的治疗方法是化疗,晚期肺小细胞肺癌病人的中位生存期,老是徘徊在10—12个月,没有超过12个月。现在,肺小细胞肺癌晚期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平均可以达到4年左右,很多病人超过5年。过去的乳腺癌中位生存期是2—3年,现在精准医疗开展的时间不长,但还是显示出一些优势,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在全国范围可以达到83%左右,我所在的医院,比这个数据还要高10个百分点,乳腺癌基本成为可治愈的疾病了。

精准医疗面临的挑战

实现精准医疗,不仅需要创新靶向药品的研发,更包括对疾病的早期筛查、医生对病人综合情况给出准确的临床决策,比如合理用药、精准调控等等,这一系列个性化的服务,大大提升了癌症治疗的效果,为众多癌症患者带来了生存的希望。但是,癌症的精准医疗目前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无法为所有种类的癌症患者服务。面对凶险的癌症,我们还面临哪些问题和挑战?

精准医疗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是肿瘤耐药。只要是药物治疗可能免不了产生耐药,癌细胞又是非常聪明的,在治疗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肿瘤会出现耐药的突变,导致对抗肿瘤治疗不敏感。特别是对晚期的肿瘤病人,经过很多治疗以后,基本上病人再用药的时候都很难,所以我们不断地研发一些新药来对抗耐药性。

其次,精准医疗还面临早期诊断困难,诊疗价格比较昂贵。肿瘤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也可以到处转移,临床表现也是非常多变,有时候造成误诊,在临床是非常多见的。

再次,虽然靶向治疗的效果比较好,但是只针对一些肿瘤的治疗效果好,这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有些治疗的价格非常昂贵,比如CAR-T疗法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但是治疗一个疗程一般需要40万—50万美元;国内两款CAR-T疗法,治疗一个疗程下来也需要120万元人民币,对一般的家庭来说负担还是非常大的。

最后,并不是所有的靶标都对应有相应的靶向治疗药物,有的靶标虽然已经有对应的药物开发,但是治疗效果不太好,这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

与癌魔的缠斗仍需不断深入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在全球范围内,肺癌、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乳腺癌的死亡率位列前五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健康中国”作为我国2035年发展总体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并“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我们与癌魔的缠斗仍需不断深入,创新突破。那么,全球“癌症地图”还揭示了目前癌症发病的哪些特点?癌症研究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有没有什么预防手段可以让我们远离癌魔?

乳腺癌发病率超过肺癌跃居全球第一。根据2020年的统计,乳腺癌就已经超过了肺癌,成为全球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

乳腺癌发病率每年以3%—4%的速度增长,我个人感觉生活方式是造成增速的最重要原因。过去我们的饮食比较清淡,以粗粮为主,现在以精细食物,高脂、高热量的饮食为主。高脂饮食会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比较大的紊乱。同时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更多的女性生活压力增加,情绪波动大、缺乏运动,导致内分泌紊乱。所以增生、癌变的可能性也增加。同时由于压力、生活方式改变,免疫功能下降,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另外,筛查和早诊技术的提高,发现了更多的早期病人,也是增速的原因之一。

癌症不只是成人病,儿童癌症也要重视。中国人口占了全球20%左右,全球新发癌症患者数是1929万,中国超过了400多万,特别是食管癌,全球发病的人数一半以上都在中国,占了53%以上。其次鼻咽癌、肝癌和胃癌都超过了40%,这些肿瘤在中国发病率都很高。

肺癌总体的发病率在国外是下降的,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吸烟人群大大减少。国外对吸烟有严格限制,吸烟后在医疗保险各方面都受到限制,导致很多人不吸烟。我国还是应该尽量减少吸烟造成的危害,因为吸烟不仅和肺癌的发病率密切相关,还和其他肿瘤有密切的相关性。

普及乙肝疫苗、不吃变质食品降低肝癌发病率。过去我国肝癌发病率很高,现在小孩出生以后都接种乙肝疫苗,发病率就开始下降了。食物发霉以后导致产生一些黄曲霉素,黄曲霉素高度致癌,可能导致包括上消化道和肝脏肿瘤的发生。所以,千万不要吃发霉的食物。

另外,狙击幽门螺杆菌,改变不良饮食习惯能够预防消化系统癌症。直肠癌,其实通过肛诊,也叫指诊,是可以发现的,很多人可能抗拒,对医生来说它是一个检查的手段,大家没必要抗拒。过去上消化道肿瘤发病率比较高,有地域性的关系,比如河南林县食管癌的发生率很高,研究显示可能与生活方式有关。当地人喜欢吃一些滚烫的食物,特别热的食物,造成对食管黏膜反复损伤,导致食管癌的发生,当然可能还跟一些微量元素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精准医疗的未来,早期精准诊断是非常关键的。所有的疾病只要早期诊断,都有获得治愈的机会。晚期肿瘤病人,虽然目前还不能根治,但是我们希望病人能够带瘤生存,让肿瘤、癌症成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的慢性疾病,不再使大家恐惧。

总体来说,有了国家政策的高度支持和社会方面的积极投入,加上我们医疗工作者,还有肿瘤患者的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精准医疗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最终我们能够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

[责任编辑:潘旺旺]
标签: 精准医疗   健康中国   徐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