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施荣怀
自2022年起,香港中小学每周举行一次升国旗仪式。与此同时,宪法、基本法、香港国安法的学习和推广得到进一步加强,国情教育、国史教育不断深入,香港年轻一代的爱国教育如火如荼。同年7月,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成为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认识祖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渠道。国家“十四五”规划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其中既有提升香港竞争力的总体考虑,也结合借重香港多元的社会文化系统增强中国传统文化软实力的用心。
为此,港区全国政协委员施荣怀建议:
一、香港故宫博物馆引入更多内地瑰宝,弘扬中华文化。在我国备案的博物馆总数近6000家,陈列展品约为5200万件,每个博物馆馆藏每年保持2万个以上,其中故宫博物院有约180万件馆藏。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特区政府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兴建而成,是香港一所聚焦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博物馆,里面有900多件珍品馆藏来自故宫博物院。然而对比国内的博物馆,其藏品数量远远不够。因此,建议中央可以统一调度我国博物馆的藏品,并加大频率向香港故宫博物馆输送馆藏,让香港故宫博物馆聚集全国各地的文化宝藏,让香港学生透过一件件文化艺术珍品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向世界宣传好中国瑰丽的文化历史,讲好华夏千年灿烂文明故事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二、免费向香港大、中、小学生开放,加强全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目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门票包括标准门票为50港元,特别展览门票价则为120港元。这对于想参观的、无收入的学生而言是一个负担。即使故宫博物馆开设每逢星期三可免费参观,但名额屈指可数,对于全港数十万学生而言只能是杯水车薪。建议故宫博物馆向全港学生免费开放,加强全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让全港学生能够在历史、文化的宝地中尽情遨游。
三、故宫与学校合作,定期开设艺术文化及参观课程。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宝藏”,它们为创新、创造提供宝贵的滋养。故宫博物馆内不同的展览穿越古今、贯通中西,故宫文物与当今香港艺术家作品互相辉映,透过参观馆内的藏品犹如在阅读一本历史、文化、艺术书。建议教育局推动全港学校与故宫合作,并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开设文化艺术课程,让故宫博物馆进一步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书本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全港学生都有机会从生动的文化艺术课程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相信定能进一步增强青少年对自身身份的认同。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希望以上建议能让香港故宫博物馆更彰显其优势,发展成为培养全港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让更多香港青少年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青少年增强国家大局观、正确的历史文化观,增强青少年对国家的凝聚力,守护着香港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