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会主委、湘潭大学校长 潘碧灵
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行深刻阐述,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教工作的重视之深、期待之切和谋划之远。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在服务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中应有所为,也大有可为。湘潭大学作为毛泽东同志殷殷嘱托一定要办好,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要办得更好、更有特色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更应该坚决扛起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赋予高等教育的时代使命和责任,在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中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深度融合,一体化推进,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办学治校的行动指南,以新时代新征程中的担当和作为,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双一流”社会主义大学。
一、增强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自觉性
我们将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断强化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奋力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大学建设。主动肩负历史使命,胸怀“国之大者”,站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高度,按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分类建设、整体推进”原则,认真分析新时代新征程新要求,做好学科群建设顶层设计,在办学理念、专业建设、科研重点方向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方向和措施,探索构建“一引领两转化三融入”育人模式,加快健全完善高质量教学科研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方位办好满足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
二、增强服务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契合度
我们将聚焦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发展新蓝图,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一是坚持分类分层,推进学科内涵发展。加强前沿基础学科建设,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创新突破;推动应用学科建设,拓宽研究领域,进行技术创新与攻坚;培育新兴交叉学科,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培育新的学术方向和学科增长点,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二是坚持创新引领,大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聚焦“四个面向”使命定位,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坚持问题引领、任务驱动、协同攻关和目标管理,实现重大原创性成果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构建高质量特色科研创新体系。三是坚持开放共享,切实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将学校建设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校学科、科研、人才等优势,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发展体系,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的能力,不断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和贡献度。
三、增强助推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因此,一是树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追求、有情怀、有格局、有才华、有定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理念,系统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按照“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要求,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找准师资队伍建设突破口和着力点,构建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学风扎实,勇于创新、锐意进取”的高素质创新型师资队伍。三是建成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智库,充分发挥人才“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科学、经济产业、先进制造业、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政府管理、对外开放等,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让人才作用充分彰显,创新活力不断迸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