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董事长安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同时强调,“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4945亿元,年均增速12.1%,明显高于GDP增速,占同期GDP的比重从3.36%上升到4.43%。文化产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增加,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和新引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文化产业的瞩目之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艺院团与演出机构赴华展业。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19年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114.5亿美元,同比增长8.9%,出口额998.9亿美元,增长7.9%,进口额115.7亿美元,增长17.4%。在海外演出项目“引进来”的同时,我国的文化演出项目不断走向海外,仅2019年,中国文艺院团赴海外实地演出收入达到34.55亿元。越来越多的演出项目在国际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在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这一过程中,重大演出项目可以成为带动我国作为全球文化产业重大枢纽建设的排头兵与桥头堡。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希肯国际文化艺术集团董事长安庭提出如下建议:
(图片由委员独家提供)
一是进一步健全中国的剧场剧院网络,以“城市演出带”作为演出产业集群,塑造庞大的文化演出市场规模。并试点一批“文化自贸区”,进一步吸引与激励全球的重大演出项目赴华演出。
二是全面对接全球演艺市场周期与行业周期,打造一批源自中国的重大演出项目,使其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具备符合国际传播规律、易于被海外受众接受的作品属性。
三是加强中国演出项目对外推介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应当打造一批具备海外拓展能力的经纪公司或机构。
四是打造世界级的演出制作与人才孵化基地,让全球重大演出项目从中国起步并走向世界。积极吸纳全球经典演出IP,打造一批由中国文化枢纽领创的巡演、驻演全球新版。吸引世界知名的艺术节、戏剧节在中国设置分支。
五是面向世界线上线下充分融合传播。打通“重大演出项目—重大剧院院线—重大文旅节点—重大艺术节—重大交易展会—重大贸易园区—重大数据库—重大传播平台”一体化带动网络。积极发挥好国家文化公园、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国家5A级景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对文化园区(公园/景区)的带动能力。发挥好广交会、上海进博会、北京服贸会、深圳文博会、中国艺术节等国家级文化会展的平台效应。统筹优化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工程的全国布局。统合好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中华文化广播电视传播工程重点项目、国家年度主题重点出版物等国家重点文化项目的评审、奖励、扶持、宣传和推广等工作。发挥协同效应,推动文化资源基因共享、知识产权价值共创的新型开发机制,积极创造包括演出在内的文化贸易的高速度、高质量增长。
总之,要以重大演出项目助力我国全球文化枢纽建设,进一步讲述好中国故事、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表达“人类文化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