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桑植地处富硒带、微生物发酵带和亚麻酸带,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2.8%,主要河流出境断面地表水水质达标率为100%,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6.63%,中亚内陆性季风气候典型,有着极为优良的生态环境,农耕文化历史悠久,物种资源量大。今年,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做优一桌湖南饭”号召,桑植以“关注粮食安全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为目标,以“打造好、推介好桑植一桌饭”为抓手,以实现“旅游+美食”融合发展为目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精心打造桑植“一桌饭”。
精细谋划,优中至臻。坚持“行政力量主导,社会化、项目化运作”的原则,按照“吃桑植美食、品桑植白茶、听桑植民歌”的思路,突出地域特色,融入本土文化,精心打造“一桌饭”产品。制定并下发《桑植县打造“一桌饭”实施方案》《桑植“一桌饭”推荐菜品专家评审活动方案》,精细组织实施,聚力挖掘出各乡镇最具当地特色、最有当地风味的代表性菜品,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餐桌上的菜品,让更多至臻至纯的桑植风味弥漫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的舌尖,让来桑游客感受“美景如画惹人迷”“美食如山尝不尽”的独特魅力。
有机结合,丰富内涵。以贺龙元帅、廖汉生中将、朱绍田少将等人为代表的5万多名桑植各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先后投身革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奋斗诗篇,桑植“一桌饭”是聚忆苦思甜的美食,蕴含了丰富的红色元素,弘扬着高昂的奋进精神。重点推介的“两把菜刀”、稻香红烧肉、凉水口油粑粑、河口豆腐等菜品,都是深具桑植文化背景、地域特色的名优美食。用桑植美食讲好桑植故事,让来桑宾客感受到桑植儿女的浓浓好客情,展现了桑植开放包容、热情好客的城市形象,真正让桑植“一桌饭”成为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消费热点,成为宣传弘扬桑植本土文化,擦亮桑植美食名片的新阵地。
聚焦活动,营造氛围。依托丰富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桑植“一桌饭”,让“桑味”萦绕于三湘四水。138道菜品分春、夏、秋、冬四季列入桑植“一桌饭”名录,最终评选出“味道湖南”桑植十大名菜、十大名厨、十大名店和十大名小吃,打造了一批桑植美食文化的金字招牌,弘扬了桑植的特色美食文化。举办张家界“味道湖南”桑植“一桌饭”新闻发布会,推出桑植“一桌饭”5条美食线路和主题宣传片,独特地理环境、蕴含的厚重历史文化、“旅游+美食”大发展三头并进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发力产业,做优做强。桑植“一桌饭”的小吃、主菜、主食、茶饮、水果等食材全部产自桑植本地,是桑植白茶、粽叶、大米、魔芋、蜂蜜、茶油、萝卜等系列特色农产品的美味叠加,是“生态美食品”和“健康好味道”的风云际会,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交相辉映,是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桑植坚持把食物的品质作为生命线,大力推进“一桌饭”农产品品牌建设;精心培育“一桌饭”文化,全力推动旅游消费与美食文化融合发展;精心发展“一桌饭”产业,大力推动产业集群化、配套化、链条化、融合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让桑植“一桌饭”成为从餐桌推介桑植、宣传桑植的重要阵地。最终建成一批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业企业、打造一批影响力大的特色品牌。(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