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乡村振兴 > 理论前沿 > 正文

做好新时代县域发展大文章

大竹县深度审视历史方位和发展机遇,鲜明地提出“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和勇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冀振兴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以清晰思路迈出坚定步伐,周密部署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全面系统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

审视历史方位认准目标方向

四川省大竹县委、县政府深度审视历史方位和发展机遇,鲜明地提出“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和勇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冀振兴战略支点的目标定位。大竹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这一重要目标定位,是基于大竹县的区位优势和已有基础,既有现实依据又彰显了大竹县委、县政府及全县人民争先奋进、争先进位的干事创业精神。

从区位优势看,大竹县地处成都、重庆、西安及武汉交汇辐射的腹心地带,南距重庆江北机场135公里,东距万州港176公里,西距成都350公里,形成了“半小时达州、1小时重庆、1小时万州港、3小时成都、5小时西安、5小时武汉”的通达格局。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级战略的深入推进,大竹将迎来一揽子政策叠加利好,也客观上把大竹县置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冀振兴战略支点的有利位置。

从已有基础看,大竹县自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以来,排名不断前移,2021年已升到第36位。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大关”,达421.2亿元,同比增长8.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7.69亿元,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704元、22256元,分别增长9.3%、10.4%。其他各项指标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以清晰思路迈出坚定步伐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目标定位,还必须有明晰的实现目标定位的思路。如果思路错了,再努力苦干,也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甚至偏离目标。大竹县委、县政府从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党建是保障,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专注定力不动摇;民生是第一根本,必须一心为民谋福祉;实干是第一动力,必须履职担当重执行;创新是第一驱动,必须解放思想创一流。这些既是过往经验的总结,又是迈出建设繁荣美丽活力大竹新步伐的信念。大竹县委、县政府为凝聚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强大合力,还特别强调要强化“七种思维”,即:强化“战略思维”,锚定目标全力冲刺;强化“全局思维”,服务大局担当作为;强化“争先思维”,提振雄心争创一流;强化“有解思维”,聚焦重点攻坚突破;强化“创新思维”,大胆探索开创新局;强化“民本思维”,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强化“底线思维”,廉洁自律树好形象。“内陆”是区位更是心态,“丘陵”意识、“槽地”思维是许多内陆县市比较普遍的思维定势。大竹县地处内陆,县委、县政府鲜明地提出要强化“七种思维”,正是为了打破“丘陵”意识、摒弃“槽地”思维,以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推动大竹抢先驶入新一轮区域协同发展“快车道”。

周密部署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大竹县委、县政府作出了“1245”总体部署,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把大竹建成川东北渝东北产业集聚新高地和开放合作新高地,打造新型城镇化、川渝合作先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示范区,以产业强县、城市北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同四大战略为统揽,扎实抓好本渝高铁、引水入竹、北城医养康养基地、达州—大竹快速通道、绕城快速通道和东柳河流域治理等“七件关键大事”,强力推进产业壮大、城市提质、乡村振兴、区域协同、改革创新、环境治理和民生改善“七大攻坚行动”。应该说,大竹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七件关键大事”和“七大攻坚行动”,确实抓住了实施“1245”总体部署和四大战略的关键,是符合实际的,体现了统筹推进县域发展的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和全局思维,这种做法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全面系统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

县域发展是全面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县域发展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好城乡发展、县域内各区域发展,需要统筹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三产的协调发展,统筹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县域发展与相关区域的协同发展等等。县域发展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支撑是经济发展、产业振兴。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通过发展经济,为持续改善民生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又要通过持续不断的改善民生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实现两者良性循环。大竹县委、县政府作出的县域发展总体部署及其具体战略举措,没有局限于单一的经济发展或产业发展,比较好地体现了我们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重视经济发展、产业振兴的同时把民生保障和改善摆到了应有的位置。

(作者为湖州师范学院特聘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