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经济观察 > 经济大家谈 > 正文

经济大家谈 | 如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大家谈

作者: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宁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其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运用系统工程的思路,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进行总体性认识和整体性构建。

从经济维度看,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需要放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视域中去考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纳入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中,这既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也说明所有制、分配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整体。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不能单就市场经济体制而论,必须把它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经济制度这一整体中看待,把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遵循。

首先,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同时,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并非相互对立,而是有机统一、相互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就业创业、技术创新以及增加国家税收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是满足生产力多层次发展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需要。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需要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市场、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进一步激发活力和创造力,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

其次,经济体制与分配制度密切相关,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社会产品的公平分配。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在分配领域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所以能称得上“高水平”,不只是经济总量的持续扩大,更要实现公平分配,也就是说,不仅要在数量上保证高水平,更要在质量和效益上实现高水平,不能只是量的积累,更要注重质的提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期快速发展奇迹,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突破12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已经得到充分证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创造日益丰富的社会产品,还要努力促进公平分配。在初次分配中要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从政治维度看,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在更高水平上、更高层次上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政府有为和市场有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市场的功能和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政府要在市场管不了或者管不好的地方发力。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织密监督之网,杜绝利用权力设租寻租行为,真正发挥好政府作用。

从文化维度看,要有机整合中西文化资源优势。文化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要注重文化的重要作用,既要尊重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西方文化的积极因素,又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不同文化的合力,形成优势互补。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和精神产品,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发展,不能忽视文化的影响,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同样需要既充分吸收借鉴反映市场经济规律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更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价值理念来塑造、规范和引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从社会维度看,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发挥好作用,形成合力。另外,还需要充分发挥“看不见的市场之手”与“看得见的政府之手”之外的社会的积极作用。因为社会也可以提供一种社会资源的分配,给市场机制提供一种补充作用。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正确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所在,政府、市场、社会需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协调一致。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社会力量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都能够找到自己最佳的角色定位,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相对均衡且能够互相支持也相互制约的格局。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从生态维度看,要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同生共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过去对规模速度的追求转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新发展理念成为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设好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经济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要保护好生态环境,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同生共赢。

[责任编辑:曲统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