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中国品牌 > 品牌案例 > 正文

加快世界一流运载技术研究院建设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三江)作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和航天强国建设的主力军,坚持从党的二十大作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部署中找准推动发展的“路线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聚焦主责主业,履行强军首责,为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运载技术研究院,助力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支撑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旗帜鲜明加强党的领导,锚定建设“世界一流”的正确航向。航天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在建设航天强国新的赶考之路上,航天三江党委必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做选择、不搞变通,确保各项事业始终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破浪前行。

用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全局。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谋划重大战略、制定重大政策、部署重大任务、推进重大工作的实践中去,做到理论武装突出政治信仰、基层组织突出政治功能、选人用人突出政治标准、人才工作突出政治引领、宣传文化突出政治导向、监督执纪突出政治定位,不断提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严格落实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夯实政治根基。

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健全党委中心组“首要议题”制度和“五位一体”学习模式,发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作用,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大普及、大落实。突出通俗化阐释、大众化宣讲,推动党的科学理论进一线、进车间、进班组。充分发挥党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分期分批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干部集中轮训,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

用党的创新实践引领使命。充分发挥思想引领优势,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真招实策,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运载技术研究院的战略目标,深化企业改革,突出战略引领,强化五年规划、规划中期调整、三年滚动计划、年度工作计划的有效衔接,推动“十四五”规划任务落实落地,以装备建设的过硬成果和高质量发展的崭新业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全力以赴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国计民生。

厚植党建赋能新优势,汇聚建设“世界一流”的磅礴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新时代新征程,航天三江党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铸魂塑形赋能的强大功能,将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高效转化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固本培元提升党建质量。持续健全基层党建明责、定责、履责、督责、考责工作体系,以“零缺陷”标准做好全过程管理、全流程闭环。巩固拓展创岗建区、承诺践诺等典型做法,常态化组建党员突击队,开展创先争优主题竞赛,引导广大党员在解决“急难险重新”任务中当先锋、作表率。持续推进党的建设进型号、进项目,建强试验队临时党组织。积极探索党建共建联建,构建“产学研用”融通创新、协同发展的党建“生态圈”,努力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攻关重大任务、拓市场拿订单各领域各战线的坚强堡垒。

坚持不懈突出思想引领。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主流思想舆论。深化媒体融合,做大做强奋进新时代的宣传主阵地,大力开展典型宣传、经验宣传、成就宣传。坚持用航天精神立根铸魂、启智润心,建设航天三线红色教育基地,大力宣传老一辈航天人的先进事迹,传承弘扬“团结争气、艰苦创业、求实自强、改革创新”的三江精神,强化精神感召、传承红色基因,汇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力。

矢志不渝坚持以人为本。紧紧抓住职工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诉求,着力解决好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发展依靠职工、成果惠及职工,推动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不断实现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力弘扬群众首创精神、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凝聚起建设世界一流、共筑航天伟业的磅礴力量。

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集聚建设“世界一流”的智力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新时代新征程,航天三江党委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全力打造航天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事业发展提供强劲智力支撑。

加强优秀干部选拔培养。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严格落实好干部“五条标准”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二十字”要求,加强干部素质培养体系、知事识人体系、选拔任用体系、从严管理体系、正向激励体系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突出干部选拔任用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精准科学选人用人。把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作为支撑长远发展的战略任务,注重用好各年龄段干部,构建层次合理的梯队结构。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引导干部勇于担当作为。

加强人才队伍引进培育。持续优化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全过程增值。着力抓好战略科技人才自主培养,加强高层次专家体系建设,努力构建科技人才队伍“雁阵格局”。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高端成熟人才、青年拔尖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将重大项目研制、重大工程建设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造就一大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探索股权激励、岗位分红、项目分红、超额利润分享等多元化激励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潜能。

展现创新发展新作为,加快推动“世界一流”宏伟目标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航天三江为国防而生、因国防而兴。新时代新征程,必须义无反顾肩负起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顶梁之责”,加快推动世界一流运载技术研究院建设。

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做强做优做大航天防务基业。坚定不移履行“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神圣使命,聚焦备战打仗,突出强军首责,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好重大项目任务的论证、实施和攻关,大力推进型号装备自主可控,实现装备升级换代和实战化、体系化、智能化发展。围绕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集中力量打造更多“国之重器”,为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好用、管用、实用、耐用的高科技装备,推动航天防务基业持续巩固、战略地位稳步提升。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速战略科技前沿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努力实现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自主可控。突出“从0到1”的原创导向,在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探索中打头阵、当主角,加快培育影响未来战略地位的重大项目。优化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健全科技创新生态,建立跨界创新联盟,打造开放式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努力抢占未来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和话语权。

坚定不移推动集群发展,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主动融入和服务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以绿色、智能、高端、集群发展为导向,积极打造百亿激光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智能移动装备集群,培育一批“专精特新”项目,推动重点产业由规模发展向提质增效转变、由打造产业向打造集群转变、由多点用力向聚核发展转变,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运载技术研究院的宏伟目标顺利实现。

[责任编辑:潘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