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典型经验 > 正文

国家治理(基层党建)创新经验案例展示

成都成华区:幸福杉板桥 美好新社区

1

编者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回顾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并深刻强调,“我们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拥有九千六百多万名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更加团结统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深入总结相关部门与单位学思践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挖掘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有效性的实践创新案例,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人民智库)持续深入开展2021-2022国家治理创新经验课题研究活动。活动得到各地积极响应、大力支持、广泛参与,取得丰硕成果。在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暨人民论坛创刊30周年座谈会举办之际,特筛选出富有亮点特色的经验案例陆续发布。

一、背景情况

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推动《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行动计(2021-2025年)》各项试点示范任务落地落实,成华区围绕构建彰显公园城市特质的幸福美好公园社区体系,以幸福美好公园社区建设提升宜居宜业品质,以智慧赋能基层治理,广泛动员多元主体参与,探索坚持党建引领,发动多元力量参与社区发展治理的体制机制和经验做法。

二、基本做法

成华区坚持以党建引领、统筹资源、全龄友好、多元共治、智慧赋能等5个方面为工作路径,将杉板桥社区建设成为幸福美好公园社区。

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治理组织根基。社区党委进一步提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政治站位,充分发挥举旗帜、把方向、聚民心的作用,坚持“纵向到底”健全党组织体系,下设20个小区党支部(其中,1个社区直属党支部、12个小区党支部、7个“两新”组织党支部),通过党员带动居民参与社区自治;“横向到边”推动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共建,吸纳“今日头条”等企业进入党建联盟,有效聚合了文创龙头产业资源,实现了需求与供给资源要素“高效循环”。充分发挥637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社区“七色公益行”服务团,注册志愿者达4352名,志愿服务在社区蔚然成风。注重加强对社会组织、各类企业的政治引领,组建了行业联盟(文创、餐饮、物业)、商居联盟和居民自治(22个居民小组)等3支队伍,调动多元主体积极参与社区治理。指导专业运营机构做好活动策划组织,对所有活动进行把关审核,确保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团结引领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坚持多点布局,统筹资源集成精准服务。做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一心多点”的“极核”作用,积极回应社区居民、产业人群、商家、游客需求,围绕公共服务、红色阵地、在地文化等方面,促进空间布局更优化、功能配置更完备、载体活动更丰富、服务提供更多元,涵盖了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等一系列服务,实现职与住的平衡、社区内与外的共享。同时,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圆心”,以500米为半径,集成党建服务、产业服务、医疗康养、社区美育、社会组织孵化等功能,打造了“七大中心”(东郊创艺Labs产业驱动中心、万科城市生长中心、椿山万树养老中心、爱转角·成华之恋、天府社创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坚持人民至上,融合推进全龄友好建设。立足辖区占比70%的青年人群,突出“一老一小”服务,努力实现服务群众全覆盖。围绕青年群体,常态化开展读书研讨、人才服务、成长提升、就业创业、婚恋交友、心理疏导等参与性较强、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青年成长,助推产业发展。围绕“一小”群体,引进0-18岁完整周期陪伴式教育资源,开展亲子教育、趣味探索、家风家教等方面活动;围绕“一老”群体,引入嵌入式养老、日间照料、老年助餐等服务项目,常态化开展“老年合唱团”“艺术四季风”等文化活动,努力构建全龄友好包容社区。结合文明城市典范城区创建工作,联合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国际友城交流协会等单位常态化互动,开展“永远跟党走”社区音乐会、社区书画展、音乐会、话剧节等系列“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社区文化气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坚持商业逻辑,多元共治推进持续发展。探索“公益+商业”模式,由社区党委搭平台、定规则、给支持,用资源换服务,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活动,针对部分群众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低偿”服务,并根据群众满意度进行考核、动态调整。入驻党群服务中心的各家社会组织,将其部分活动注入“杉板桥社区基金”,反哺社区发展治理,既满足了群众的基本服务需求,有效帮助社会组织实现自我“造血”,也保证了服务的可持续性,有效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实现政府少投入、减负担,群众享服务、得实惠,社会组织有收益、可持续的“三方共赢”良好成效。

坚持智慧赋能,构建社区智能感知体系。以感知体系为抓手,重点围绕东郊记忆等“金色中环”区域,利旧新增接入“天网”等视频400余路,智能井盖等物联感知设备6800余个,建立监测预警、决策分析模型,实现“技巡”替代“人巡”,“智能分析”赋能“普通监控”,构筑全域感知网络。聚焦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领域难点痛点问题,打造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交通管理、养老关怀6大领域32个智能感知应用场景并接入区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整合网格员等10类1000余人线下处置力量,实现风险智能感知监测预警、事件人机协同高效处置。打造智慧防疫应用场景,新增研发疫情防控功能版块,确保精准防控,着力实现社区疫情防控“一屏清、一屏管”。

三、成效与评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成都市成华区结合本区自身实际,以智慧赋能基层治理,围绕建设国际化社区、产业社区建设目标,聚焦了社区居民、职工、旅客等不同类型群体的实际需求,坚持党建引领,发动多元力量参与社区发展治理,在党建引领和服务、智慧治理、社区自治方面均发挥了充分的示范作用。

做强了党建联动核心作用。组建党建联盟,建立党建联席会制度,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推动辖区156家企业抱团成立5个商企联盟、7支社区特色公益服务队,通过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区域联动,实现空间和资源服务新突破。二是创新了党员全时服务机制。统筹社区党员开展企业工作“8小时以外”的社区服务,破解“双区”服务难题。三是打造了高效协同、务实管用的智慧场景。针对社区关注的“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管理、交通管理、民生服务”等6大领域难点痛点问题,打造了21个智能感知应用场景,优化资源供给匹配。

[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