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硬招,激活全盘。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山西省委确定2022年为“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年”,决定在全省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这是山西省委作出的重要工作部署,也是长治市委今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长治市上党区闻令而动,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比初心、找不足,比先进、找差距,比能力、找短板的“三比三找”总思路,提出了“四强四好、双问双考”总抓手,最终实现认识提升、能力提高、工作提标、效能提速、榜样提力、治理提效的“六提”总目标,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基层治理见实效。
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八义镇围绕乡村经济发展,周密部署,重点推进,深入宣传,“清”出规范秩序,“化”出发展活力,“收”出群众满意。
明确“三个思路”,设定“清化收”工作开展基调
“三个思路”即“一个专班”统揽全局。八义镇成立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领导组,下设由分管副镇长、各包片片长、会计中心主任组成的工作专班,按照区“清化收”实施方案进行统一调度指挥,做到全程业务指导、监督、审核;“一套台账”明确任务。
工作专班依托“清理不规范合同”“化解债权债务”“新增地源收益”工作任务,要求16个行政村建立资金合同台账、资产合同台账、资源合同台账、农村债权总数台账、化解农村债权台账、农村债务总数台账、化解农村债务台账、新增地源面积台账、已发包或签署权属协议面积台账等9个台账,“一村一套台账”确保“清化收”工作落实到位;“一个原则”稳步开展。按照“尊重历史、结合实际、增加收益”的原则,形成“村级分析研判、专班指导审核、领导组反馈意见”的工作步骤,逐份逐项逐村把关,先易后难,成熟一个、反馈一个,确保“清化收”工作取得实效。
做好“三个步骤”,确保“清化收”工作高标准启动
提高站位压责任。镇党委多次召开部署培训会议,制定《八义镇农村集体资产“清化收”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思路和方法,挂图作战,定期通报工作进度,严格压实责任。
强化宣传造氛围。包村干部、村干部、网格员三方联合入户走访和上门宣传,讲政策解疑惑,并利用条幅、标语、公告、大喇叭宣传政策细节。截至目前共发放标语、公告60余张,向群众发放一封信7100余份,有效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
全面摸排清家底。全镇16个行政村、27家经济合作社通力协作,对合同、债权、债务、地源进行全面摸排。目前,全镇共梳理合同229份,排查债权4458条涉及金额7127万元,排查债务4008条涉及金额7239万元,共核实地源面积3017亩涉及土地4792块。
细分“三个任务”,保障“清化收”工作精准施策
分类清理不规范合同。针对承包价格偏低的合同、承包期限过长的合同、无偿占用资产资源的合同、签订程序不规范的合同等重新签订。针对主体消亡的合同,由村集体统一收回利用或二次发包。
多措并举化解债权债务。对不实债权、主体消亡及300元以下的债权债务,通过各村召开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全体会议、村民代表和债权人会议进行核销。对历史欠账户和不认旧账户,通过村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讲政策做工作,劝导其主动缴纳欠款。对于额度较大欠账,通过司法调解,制定还款计划,签订还款协议,消化一批。目前,化解债权3544条,涉及金额5837.04万元;化解债务2535条,涉及金额2239.96万元。
增地源增加集体收益。以图为基,以地找人。各村按照卫星图斑,逐地核查,实地丈量,理清土地界限、面积,通过村干部走访摸排,逐户认定地块属性、权属关系。经核实,全镇新增地源面积3017亩,涉及土地4792块。程序公开,明确权属。各村整理土地权属台账后,报镇领导组、法律顾问分析研判形成反馈意见,村召开支村“两委”会议、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形成决议并公示土地权属。分类处置,增加收益。对村集体新增地源进行发包或签署权属协议,目前涉及面积2569.6亩,增加集体收益12.47万元。对于整体消亡户的土地,经会议决定收回村集体。对权属不是本人的存在争议的零散小地块(机动地),与占有人协商,签订代管协议。如常蒋村把所有新增地块与农户签订代管协议。
八义镇通过高位推进清化收工作,全镇农村“三资”管理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截至目前,全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1500万元,村均收入93.75万元,同比增长118%,其中经营性收入突破600万元,同比增长74%;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面拔高,16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其中,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5个,50万元至100万元的村4个,20万元至50万元的村4个,10万元至20万元的村3个。未来,八义镇将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奋力开创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局面。(中共上党区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