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人民论坛网·国家治理网> 前沿理论> 正文

中国道路的“文明基因”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文明重要论述的精髓要义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论述是一个关于中华文明的本体论、价值论和实践论“三位一体”的理论体系,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阐释了“中国何以走上今天的道路”以及“中国必然走上今天的道路”这一根本命题,既彰显了中国道路的“文明基因”,也为全世界不同文明间的互鉴共存提供了“中国答案”。

关键词:中华文明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道路  文明基因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传承中华文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学习和领会这些论述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立场和观点是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既包括中华文明“是什么”,即本体论层面的思考,也包括传承中华文明“为什么”,即价值论层面的认识和判断,还包括传承中华文明“怎么办”,即实践论层面的部署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是什么”的本体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是什么”的本体论思考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基础,他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特质、形成过程以及发展趋向等形成了一系列独特认识,体现出鲜明的“文明自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在人类历史上,很多文明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唯有中华文化始终连绵不绝。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一方面,这体现了中华文明旺盛且坚韧的生命力。最新考古发现表明,我国是人类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我国先民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人工用火术以及最早种植粟、水稻等农作物的早期人类之一,从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中华文明为全人类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明在古代社会几乎各个阶段的发展成就都处在世界前列,我们的先人在动物驯化、天文观测、创立文字、营造城邑、生铁冶炼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赞叹的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5月28日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源泉。

中华文明独树一帜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从文明的特殊性立场出发来理解和处理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之间的关系。中华文明植根于中华大地,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其核心发端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家思想——“和合”理念。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欢迎宴的致辞中,习近平主席曾对此做过专门阐述:“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这种“和合”理念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追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认识由来已久。早在《之江新语》一书中,他就曾就“和”“合”的具体意涵分别做过论述,“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此后在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和合”理念多次进行阐述。在2017年1月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几千年来,和平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里。”在当年12月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旨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作为一种深层价值,“和合”理念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表现在中国人思想和行为方式中,当然也会体现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往中。

中华文明兴于交流互鉴

虽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而又独树一帜,但绝不意味着中华文明是封闭的文明。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和包容而闻名世界,在不断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早在5000多年前,中国就通过“彩陶之路”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中外交流交往愈加频繁。遣唐使大批来华,法显、玄奘西行取经,郑和七下西洋等都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事例。未来中华文明会继续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中获得营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所秉持的“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的一贯立场。正如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的:“对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我们都应该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都应该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

这种以开放包容为核心的文明互鉴思想源于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8月在敦煌考察时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这一论断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敦煌文化的深情与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他对文化自信在文明发展中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中华文明盛于与时俱进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却绝不是固步自封的文明。正如他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所强调的:“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文明的延续问题,反复强调“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

之后在不同场合,围绕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所依托的文化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分别进行了阐述。一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2021年3月考察福建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二是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2020年9月举行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在生存发展中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精神的真实写照”的一贯认识和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文明“为什么”的价值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文明“为什么”的价值论思考是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他始终从国家认同、民族复兴、社会凝聚的高度定位和认识文明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对“文明冲突论”的回应,为全世界各个文明之间的和平共处提供了“中国答案”。

中华文明是国家认同的基石

国家认同是历史演进的动态过程。在现代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影响之下,当今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面临国家认同问题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挑战考验着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文明视作新时代夯筑国家认同的基石,他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这一重要论述为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提高文明自觉、增强对中华文明重要性特别是在构建国家认同中的重要性的认识奠定了总基调。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精神的重要性,他在2020年9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同时,他特别强调要深入学习历史。“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感。”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阐述自己对历史的态度。2021年仲春,在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沿此逻辑,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让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深入了解中华文明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对全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这是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文明在社会凝聚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强调和重视可见一斑。

中华文明是民族复兴的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华文明无疑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2014年3月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

中华文明内蕴着以刚强勇毅为核心的自强信念和脚踏实地为核心的奋斗信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体系和国际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深刻变革,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如何才能既尊重差异、包容开放,又有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文化的影响和侵蚀,确保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中华文明的传承显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民族何以复兴?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的新年贺词中给出了答案——“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引发了亿万同胞的共鸣。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需要奋斗精神的指引;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样需要奋斗精神的指引。正是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中华文明是国家治理的思想之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治理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治理”是一个舶来的概念,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要重视中华文明中治国理政经验的汲取和运用。

首先,要重视历史经验。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重视我国漫长的历史中所积累的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中国的今天是从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发展而来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比如我国古代治理中的民惟邦本、德主刑辅、为政以德、礼法合治等思想,至今都能够为现代治理提供重要启示。其次,要重视本土治理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对发展道路起决定作用,因此不能简单照搬他国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也是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当然要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和文明中的优秀成果,但这绝不意味着要照搬他国经验和模式,而是要从我国自身的现实出发,确立适合我国实际的发展路径。

中华文明是世界和平的压舱石

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愈加频繁,冲突和摩擦也在加剧,甚至局部地区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如何看待和处理这种冲突,无疑决定着全球的未来。西方学者抛出的“文明冲突论”一度甚嚣尘上,循此论调,文明间的差异是造成各国之间冲突的根本性因素,文明间的差异难以消除,因此文明间的冲突是必然的、长期的。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传统的“和合”理念出发,通过强调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提出“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主张,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

针对文明间的差异问题,2021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视频主旨演讲中指出:“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他强调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自身发展道路的探索,“和羹之美,在于合异”,正是不同的历史和国情、不同的民族和风俗孕育了不同的文明,成就了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不难看出,在习近平总书记眼中,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要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超越“文明的冲突”。

正如习近平主席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世界万物万事总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深深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优势和长处。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之间文明的多样性,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学习和借鉴,而不是相互隔绝、排斥甚至试图取代。只有这样,世界文明的大花园才会是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的。这无疑是对世界和平发展所提出的“中国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文明“怎么办”的实践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中华文明“怎么办”的实践论思考是这一理论体系的关键。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发现,在实践层面他对于如何传承中华文明既做了总体部署又提出了具体要求,形成一个有关中华文明从挖掘好、保护好到阐释好的完整实践体系。

重视中华文明的挖掘和探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文明的挖掘和构建。他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强调“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习近平总书记不是把考古仅仅当作一项重要文化事业来看待,而是同时看重其所蕴含的重大社会政治意义。在他看来,考古发现是展示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脉络、灿烂成就以及对世界文明贡献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不断取得新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项目实施的成果给予高度肯定。这些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史,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此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文明定义以及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志的“中国方案”,为探索世界各地的文明起源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这些工程“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因此这些重大工程要持续推进、不断深化。

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的探究包括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演进机制以及各地区文明的各自演进路径等问题的回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常抓不懈。在这个过程中,要坚持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角度,统筹规划,打通学科边界,把考古学和历史学相结合,把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有机结合、联合攻关,逐步还原出中华文明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的发展历程。这为中华文明的进一步挖掘和构建指明了方向。

重视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的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的保护工作。2020年11月在主持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保护好、利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第一位,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文物保护法律制度日臻完善,特别是革命文物、伟人故居、烈士陵园等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地方性法规逐渐增加;历史文化遗产资源资产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和健全;国家文物资源大数据库建设等工作相继展开;“先考古、后出让”的制度设计和配套政策已经出台并且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实行。

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断思考如何对历史文化遗产合理利用,使其更好发挥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方面的作用。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在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近年来,一些城市陆续开展和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修复保护,福州的“三坊七巷”、广州的永庆坊、潮州的牌坊街等都曾留下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由此可以看出他对历史文化街区作用的重视和思考。人们徜徉活动于这些历史文化街区之中,会深刻感受到一个地区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风土人情,无形中增强对该地方的文化认知和认同。近年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各地纷纷加快了各类博物馆、纪念馆的建设,也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重视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成果的阐释工作。在《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特别是加强对考古遗址和出土文物的研究、阐释工作,全面、清晰地呈现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具体说来,对中华文明的阐释分为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

国内层面的核心是揭示“中国道路”的深厚文明底蕴、强化国家认同。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要把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同中华文明的特质、形态等重大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深入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昭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演进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路向,深入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

国际层面的关键是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要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和进展的基础上,向国际社会展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要讲清楚中华文明是什么样的文明、中国是什么样的国家,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推动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民、了解中国共产党、了解中华民族。

【本文作者为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民意研究中心主任;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强文化范式视域下社会治理的文化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19BSH023)阶段性成果】

责编:程静静/美编:王嘉骐

“Civilization Gene” of the China Path

—Deeply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Inherit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Zhang Sen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inheriting Chinese civilization is a “three in one” theoretical system on the ontology, values,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t interprets from the height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how China has embarked on today’s path” and the fundamental proposition that “China will inevitably embark on today’s path". It has not only highlighted the “civilization gene” of the China Path but also the “China Answer” to the mutual learning and co-existence of civilizations worldwide.

Keywords: Chinese civilization; Xi Jinping Thought o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China Path; civilization gene

声明:本文为《国家治理》周刊原创内容,任何单位或个人转载请回复国家治理周刊微信号获得授权,转载时务必标明来源及作者,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程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