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学思践悟 > 正文

把握好“要点” 文章有“亮点”

毛泽东是著作巨匠,他的语言精练准确,词汇丰富多彩,用典生动恰当;他的文章时而大气磅礴,时而隽永秀丽,时而朴实无华,却富含哲理;既有思想的说服力,也有艺术的感染力,值得我们学习。笔者在文海耕耘多年,以为写好文章要向伟人学习,牢牢把握好“大”,确保文章写得“亮”。

坚持“大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政治方向,必须摆在第一位,必须无条件接受党的领导、充分体现党的意志,让党的主张成为新时代最强音。要从中央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国家出台的重要政策中坚定写作方向,这既是检验作者政治上成熟、业务上过硬的重要标准,也是引领作者砥砺奋进、默默耕耘的根本方向。今年我们党即将召开二十大,各级党组织聚焦党的二十大开展一系列重大活动,有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展开,有的工作已经落地见效,结合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撰写“打好党建组合拳,迎接党的二十大”的文章,取得良好反响。

抓住“大热点”。笔者结合担任疫情防控隔离点点长和到社区值守的实际,撰写的“居家办公不松懈、抗击疫情显担当”的文章和“‘六到位’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的文章,很快就在中央媒体上发表了。写文章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要从生活、从实践出发,真诚地表达自己的心里话。笔者围绕近期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写,客观分析情况,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不要夸大、不隐瞒,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否则,写得再好也难被采用。

聚焦“大主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这为律师聚焦主业提供了根本遵循。笔者结合分管律师工作和深入律所调查研究的实际,撰写的“‘坚持五个第一’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经验类文章和“让‘四性’成为党员律师的标配”的策论性评论,都聚焦了律师的主业,包括律所的发展、律师的发展、律所党组织的发展等。写文章实事求是的基础是要有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强调“注重调查”“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这是写文章的基础,否则情况不明,写文章便无从着手。

善于“大学习”。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写文章也一样,只有学习不减、笔耕不辍,待要写文章的时候,方能文思泉涌、挥洒自如。今年以来海淀区律师行业采取线上同步跟进学、专家授课辅导学、研读研讨深入学、提高能力拓展学、注重统筹结合学等方式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2300多名党员反映效果好,结合学习实际,撰写的“坚持五学并举,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的文章就很快见诸中央媒体网络端。感到写文章要从想写到能写再到写好,一定离不开学习,就像补水桶一样,我们既要补齐水桶最短的那块板,更要打磨加固底板,才能盛更多的水。其实总结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勤于“大积累”。材料是血肉,是观点的基础。要养成积累的习惯,当看到自己认为写得比较好的经验类、评论类文章就要把它收集起来,可以是剪贴、复印,还可以通过网络、微信、公众号等这个大平台收藏,写文章要重点关注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对一些好的句子,一些好的观点,一些好的文章,学会收集整理在一个Word文档里,以备有朝一日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投入“大温度”。写文章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凭空捏造;只有多走入大众、关心人间冷暖、用心用情用力,才能写出饱含“温度”的文章。作者在巡视西藏拉萨北京援藏指挥部党委时,在高原缺氧的情况下驱车到了离拉萨市300多公里的尼木县,海拔5200多米的当雄县,一个月跑了29个项目点,翻越几十座大山,通过与当地干部、牧民近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心声心愿,感触良多,“巡视工作需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的文章一气呵成,通过这次巡视,深感只有投入到人民的现实生活中,才能感受到“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

敢拿“大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打开、大开思路。标题固然重要,但文章的思路更重要,这好比建高楼一样,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不能乱,必须通盘谋划、总体策划、选好主题、定好风格,然后搭四梁八柱,再把内容、文字、情感装进这个框架,其中任何一环都不能少,否则高楼就建不成,有高度的文章就无法问世。

写作“大要求”。评论可以有多种写法,其基本要求是:摆事实,讲道理,下结论。对于文章的开头,毛泽东主张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或者中心思想,引起读者注意,“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然后再做阐释论述。笔者经常用的方法是:开门见山亮观点,先用少量字数提炼新闻内容,然后,紧接着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对观点的论证要火力集中,充分运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要把最动心、最感人、最难忘、最赞成的内容作为突破口,单刀直刀,尖锐有力。

勇于“大修改”。好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自己多改改,编辑才能少改或者不改。当“躺平”一度成为网络热词后,发声于网络的文章铺天盖地,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看法。于是我写了“躺平不可为、奋斗才有为”的文章,分析了甘于躺平的现象和原因,提出了点燃‘想为’的奋斗激情,创新‘可为’的政策机制,优化‘能为’的干事环境的解决办法,文章初成后搁置了一星期,后又反复修改,担心画像不准,修改过程中不断审视甚至否定自己。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就是修改力度大,归功于反复看文章结构是否合理,观点是否正确,论证是否充分,语句是否通顺等等。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只有牢牢这把握这些“大”,学会分析问题,学会用自己的话来写文章,把握其“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文章才能写得精彩而深刻,写得“亮点”纷呈。(作者:邓志文)

[责任编辑:张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