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地方要闻 > 基层党建 > 正文

襄垣县: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数字化管理服务 建立流动党员“云”上的家

针对流动党员联系难、教育难、管理难等问题,近年来,襄垣县结合时代特征,大胆探索,利用网络平台实现流动党员数字化管理服务,形成管用有效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模式。

线上+线下,创新组织形式。针对流动党员普遍存在工作不固定、休息时间不统一、居住距离远、开会不好集中的问题,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按照“人员管理在线下,组织活动在线上”的方针。线下在流动党员居住较为集中的社区党委成立专门流动党员支部,组织流动党员就近就便参加组织生活。设立“流动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窗口,提供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党员活动组织、政策咨询、社区联络等服务,使流动党员线下有“老窝”。目前已成立6个社区流动党员支部,覆盖流动党员153人。线上依托钉钉、微信等网络平台,尊重大多数流动党员工作时间,利用工作日晚间、周末、节假日等多数人休息时间,将“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转移至线上开展,灵活利用视频会议、语音房间等功能进行线上会议,打通地理区隔,实现党员“脸不在声音在,人不在意见在”,成功使流动党员支部组织活动参会率由原来的不足50%提升至80%以上。

管理+服务,丰富活动内容。针对组织生活吸引力不强、流动党员社会服务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同时在管理、服务两方面做文章。创新管理模式,健全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制度,流动党员支部书记实行专职管理,任命6名专职支部书记,负责支部活动的日常组织开展。组织流动党员互相结成联络对子,组织信息互相通气,解决信息传达“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升服务质量,依托“三晋先锋”、微信群、公众号等线上载体,开展网上互动交流,常态化推送党建新闻、政策法规、党务知识,经常性为流动党员提供学习、培训、就业等生活资讯。建立流动党员困难帮扶机制,掌握困难流动党员情况,主动提供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子女入学、维护权益等各方面救助。同时县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搭建志愿服务平台,鼓励流动党员发挥特长,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知识科普、文艺宣传、文明城市建设等活动,增强其获得感和组织归属感。截至目前,全县共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65场次,参与党员达700余人次。

分类+考核,强化管理效能。一是下深水,摸清底数。在全县乡镇和社区党组织中开展流动党员摸排行动,实行“一证、一册、一账、一库”管理,建立县乡两级流动党员数据库,对流动党员的姓名、年龄、技术特长、流动情况、从事职业、通信地址和联系方法等,进行登记造册,实行跟踪管理,动态更新。二是建台账,细化分类管理。落实流动党员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为辅的工作机制,根据县乡两级流动党员数据库为各流动党员支部建立台账,对跨乡镇在县城流动的党员,根据实际居住情况,常住户籍地农村的主要由户籍地农村党组织管理;常住县城的主要由流入地流动党员党支部进行管理,并要求在县城居住两年以上的党员及时将组织关系转至居住地党组织。流出外地的积极联络流入地党组织了解其在地表现情况,作为党员积分管理的重要依据。三是年考核,持续激励提升。结合党员积分制管理,重点围绕加强与村的沟通联系为流动党员单独设定基础分值和基本要求,建立基础积分、正向赋分、反向扣分、一票否决“四位一体”评分体系,并形成日常积分,年终采取群众评议、网格员评议、党员评议、乡镇党委评价的“四评”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评议。对年度积分排名靠前的,在“两优一先”表彰、年度评先评优等方面给予激励关怀,激发流动党员在党组织干事创业的热情。(襄垣县委组织部 徐昊)

[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