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大国新村
首页 > 读书 > 正文

《秦汉的飨宴》:当代人感兴趣的饮食文化历史正剧

《秦汉的飨宴:中华美食的雄浑时代》 王辉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这几年,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是:假如穿越回中国古代,你选择哪个朝代?比较热门的朝代是宋代,因为文化灿烂,皇帝普遍仁慈,吃食也相当丰富。如热门剧《梦华录》中的三位娘子先开茶坊,又开酒楼,各种美丽的果子点心,茶饮,果汁饮料,又有颜值,口味又好,令当代人都垂涎不已。

而多数人不想穿越回去的朝代,包括秦汉,传说那时候食物的品种相当单调,主食是豆子与粟米粥,菜肴不是炭火上直接烤出来的,就是一锅乱炖,至于快炒这种烹饪方式,秦汉时期还没有发明。盐很金贵,所以老百姓几乎都吃不起,菜肴的口味非常之寡淡,百姓只有自种葱姜调味。蔬菜水果类的食材,在秦汉也很匮乏,像番薯、胡萝卜、西瓜、菠菜、西红柿、马铃薯、茄子等,都还没有引入中国。在肉食方面,耕牛受到法律的保护,私下杀牛吃肉是要吃官司的,在肉食匮乏的情况下,秦汉的百姓不得不吃起了老鼠和禾花雀,连王室成员也好这一口……有了这些先入为主的偏见,万一在梦中穿越到了秦汉,你岂不是会很慌?

三年多前,王辉担任了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展”的内容设计工作,她发现,大家对秦汉饮食文化的印象犹如一部戏说剧,而在真正基于史料的“正剧”中,秦汉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大部分今天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食材,在那个阶段就已走入寻常百姓之家。随着青铜、生铁铸造技术,以及彩陶烧制、石磨打造工艺的日益完善,秦汉不仅有制作精美、功能各异的饮食器具,也有种类繁多、自成体系的烹饪技艺,还有浩瀚的饮食典籍制度。

就拿新冠疫情大流行之后被广泛提倡的分食制来说,在秦汉就已流行。当代的网红饮食,如单人小火锅、生鱼片,可以养护肠胃的各种米浆、豆浆与果汁发酵饮料,那个时期应有尽有。在策展的过程中,王辉还领会到秦汉时期丰富多彩的饮食烹饪实践,已派生出“五味调和,和而不同”的哲学思想,“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智慧,以及医食同源、食疗养生等饮食方略。这些从“民以食为天”中产生的思想,从上到下渗透在帝国的文明中,是秦汉文化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三年多艰辛的策展过程中,王辉搜集整理、消化吸收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不仅对内容丰富的秦汉饮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也萌发了撰写《秦汉的飨宴》这本书的想法——写一部当代人感兴趣的饮食文化历史正剧。

所谓“正剧”,就是要确保史料的明白无误、旁征博引,所谓“当代人感兴趣的”,就是在食自八方、烹饪有术、天之美禄、宴会雅集、食制食俗这五个篇章内,每篇文章都要与当代读者的兴趣高度契合,要吸睛,要有热度。王辉在这方面显然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例如“宫中女眷的救命菜品”“汉文帝的枇杷令”“喝得上豆浆,未必吃得上豆腐”“神仙也爱吃烤串”“诙谐生动的秦代酒令”“一堂古代的廉洁课”等章节,无一不是打在当代读者的兴趣点上,反映的就是将相对枯燥的史料演化为生动活泼的剧情之能力。看完这本书,再去看秦汉历史剧时,读者估计就成专家了,一眼就可以看出剧中人使用的餐具食材,是否符合规范。就拿汉代王公贵族待客时每个人的案几上都会出现的铜染炉为例,它由青铜铸成,构造分为三部分,主体为炭炉,下面有承接炭灰的盘子,上置盛器耳杯,耳杯里盛装的是酱等调料,事先煮熟切片的白肉,可蘸酱食用。这是不是有点类似我们今天的单人小火锅?

经过三年历练和努力,这部作品终于与世人见面了。为什么要选择秦汉时期来展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因为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盛世,也是中华饮食体系的奠基阶段。这一时期,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全国人民在饮食上逐渐地讲究与丰富起来。

作者和编辑也特别看重视觉文化在这本书中的呈现,除了文字上的诙谐与考究,每一个章节都加入了大量的秦汉食器、封泥简牍、画像砖石、壁画帛书等文物类的佐证,这些丰富多样的影像图片,使这本书图文并茂、色彩纷呈,其故事化的讲述令人兴致盎然,也令人忍俊不禁。以“养老慰问品为何是糜粥”一节为例,作者不仅引用《后汉书·礼仪志》和《后汉书·明帝纪》的记载,证实每年秋季,朝廷都会进行人口普查,对符合年龄规定的老人进行授杖仪式,这种拐杖叫做“王杖”。为什么在王杖上端要用铜鸠做装饰?作者诙谐地解谜道:“据说是由于鸠鸟嗓子眼很大,吃饭时从来噎不着。”

古人吃的“粒食”属于干饭,又粗又硬,不易消化,老人唾液分泌少了,更加不易下咽,这就需要半液体状的羹来佐食,因此,秦汉时期,朝廷颁赐给天下老人的慰问品是“糜粥”,也就很好理解了。这段有趣的文字中,不仅穿插出现了西汉铜鸠杖首的图案,还出现了汉画像石上手持鸠杖的老人形象。通俗有趣且图文并茂的方式,很容易将读者带回两千多年前秦汉的飨宴现场。

总之,读这本书,确如观剧一般,既轻松有趣,又常有恍然大悟的快乐,究其根本,是因为这本书在叙事语言上很少用佶屈聱牙的学术性术语来“掉书袋”,而是希望通过浅显易懂的讲述,让读者体会到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对中国人性格的养成与影响,让你再也不害怕穿越到秦汉,坐到案几面前,与秦时明月汉时风,对影成三人。(作者:明前茶)

[责任编辑:王爽]